用影像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情怀
作者:本报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医疗队在非抗击埃博拉疫情主题电视剧《埃博拉前线》热映

用影像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情怀

  近日在浙江卫视、北京卫视和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平台开播的电视剧《埃博拉前线》刻画了一众善良坚韧、勇于担当的“逆行者”形象:拥有精湛医术、甘愿承担巨大风险抢救病人的医生郑书鹏;不惧险境,深入黑石寨调查钻石走私真相的记者何欢;带领医疗队远赴非洲,给援非抗埃年轻医生以莫大鼓励和信心的冯刚……说起这些形象,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埃博拉前线》表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尊重”这一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为同类电视剧创作提供了诸多启示。

  在12月24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埃博拉前线》专家研讨会上,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品方与播出平台代表、剧集主创及专家学者共同围绕该剧筹备过程、创作经验、角色塑造及行业启示、社会价值等多个层面的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出席会议,他认为,《埃博拉前线》的探索和创新,拓展了中国电视剧的题材空间,丰富了电视剧的表达方式,让大家看到了主题创作的多元性。

  《埃博拉前线》是一部根据2014年中国医疗队奔赴非洲西部参与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核心原型改编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讲述了病毒学家郑书鹏和他所在的中国医疗队遭遇埃博拉疫情,在医疗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用精湛的医术与病毒展开艰苦卓绝的战斗的故事。该剧自12月8日播出以来,持续引起广泛的热议,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

  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剧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立体,有血有肉,让人感动。“看过这部剧后,我有三点感受,可以总结为:初心、求真、重情。”《中国艺术报》原总编辑李树声表示,这部剧是国产电视剧开拓国际化视野的一个新探索,彰显了初心;它能将视角下沉到生活的细节之中,这是“求真”;而所谓“重情”就是“用情” ,剧中人物的塑造都很让人感动,看出了主创者的深情。

  正如李树声所说,这部以真实故事为背景的电视剧,主创人员在创作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考察、走访和访谈工作。“在创作态度上,我们努力去贯彻‘脚踩泥泞,眼望远方’的原则。”本剧总导演杨文军介绍,之所以要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是为了着力打造一个真实、美好、质朴的非洲,在凸显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英雄形象的同时,塑造一批温暖、勇敢、心怀大爱的非洲英雄。“我们希望观众通过这部剧看到中国医生的仁心仁术,也感受到非洲人民对家园的热爱、对中国朋友的深情。”杨文军说。

  “2017年我去几内亚访问的时候,中几友好医院牺牲的六名医生的肖像照就挂在墙上。”看过《埃博拉前线》,国家卫健委国际司非洲处(援外处)处长顾志强想起了自己在非洲工作的真实经历,他表示援非抗疫的工作人员为增进中国跟非洲人民的友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未来可以涌现出更多从多元视角来讲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医疗队的作品”。

  “这部作品以真实案例为背景,是艺术地展示中非友谊、大国担当的可贵探索。作品对特殊背景下国家力量的展示,也是国际视野下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实践。”《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认为,《埃博拉前线》以宽阔的国际视野,新的题材和角度记录当下,展现医道无界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有现实观照意义,在电视剧现实题材拓展上做出了有益示范。

  “《埃博拉前线》是立足党和国家的大事要事,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造中找到的选题,反映了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完成了一次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探索。”朱咏雷指出,未来的电视剧创作,要紧扣主题主线,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重大事件找准选题,构筑电视剧恢宏的史诗气魄;同时要将目光投向广阔的世界舞台,讲好动人故事,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情怀,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据悉,《埃博拉前线》由腾讯视频出品,无止境文化承制,方芳、茅熠担任总制片人,南柯任总编剧,杨文军任总导演,罗晋、毛晓彤领衔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