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更多人被戏剧“疗愈”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戏剧人论坛在深圳举办,四地戏剧家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对戏剧功能的再思考——

努力让更多人被戏剧“疗愈”

  “古希腊的剧场是和医院、神庙建在一起的,这样的建筑规划体现着当时人们对各项设施的社会功能的认知,医院是在疗愈人的身体,剧场是在疗愈人的心灵,疗愈一直是戏剧本来就有的力量,社会需要我们来做疗愈的工作。”在前不久举办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戏剧人论坛上,戏剧导演、上海上剧场、表演工作坊艺术总监赖声川谈及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对戏剧的思考时说。

  由中国剧协、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联合主办的这场论坛,以深圳为线下主会场,同时设有香港、澳门等线上分会场,并邀请京港澳台四地戏剧家视频连线,以“两线”方式完成了主旨发言、对谈等环节的深入交流。因新冠肺炎疫情而以特别形式举办的论坛,讨论的内容也与此密切相关,全球疫情背景下,戏剧的两项功能——疗愈与对话,是戏剧家思考与交流的中心议题。

  疗愈——“人跟人连接到一起之后,那就是我们共同的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问赖声川要不要在线上演出,他一直持比较保留的态度:“因为我太清楚,在剧场里看戏那种独一无二的体验。我不会反对线上演出,因为这样戏剧能够推广,更多人能够看到,但是真正体会到大家连接在一起,在同一个空间里呼吸,演员跟观众面对面,那种感受是无法取代的,这也是我从事三四十年戏剧工作体会到的剧场演出最可贵的一点。”在赖声川看来,剧场是说故事的地方,这个时代重要的故事都应该在剧场中被记录下来,“人跟人连接到一起之后,那就是我们共同的故事”。赖声川说:“不管未来会怎样,我们还是应该努力恢复这个状态,努力让更多人能够进入剧场,得到连接和疗愈。”

  “疫情笼罩下的城市生活中,戏剧治愈人心的功能越来越得到凸显,戏剧中张扬的对个体的尊重、对生命的观照等价值取向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需要。这是民生课题,也是全球化课题。”如何实现戏剧对人心更有效的“疗愈”,也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局长穆欣欣关注的问题,“疫情让我们从生活方式到观念发生了改变,科技和文化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开始习惯居家在线看演出,但是我们仍然清楚地意识到,线上取代不了剧场。”

  人们也许要经历较长的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戏剧如何走出观演条件的局限,让人们与之比邻而居?在穆欣欣看来,历史上,戏剧演出一直是因时因地,在满足各类观众的需求下进行的,比如敬神祭祀,是在庙台演出;游赏娱乐,是在勾栏瓦舍、酒肆茶园演出;还有私家堂会、皇家宫廷演出等,有人的地方就有戏剧,“所以今天,戏剧仍然既可以在剧场看、在线上看,也可以在其他地方看”。穆欣欣介绍,今年年初举办的第二十届澳门城市艺穗节,更多演出是在非正式的演出场地进行的,比如菜市场、茶楼、酒吧、街头、广场,使戏剧和人、环境能够结合。还有一项颇受欢迎的节目——“艺术有人叫外卖”:演出团体和外卖平台合作,使市民在点餐的时候,还可以点一份“艺术外卖”,选择范围包括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由演员担当外卖员,送餐时会在顾客面前表演5分钟,让观众零距离欣赏艺术。

  对话——“跨文化戏剧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跨’,而在于‘合’”

  英国国家剧院去年开启“National Theatre at Home”栏目,在线提供多部剧目供观众居家付费欣赏;在中国,两年来,“云剧场”已成为戏剧人与观众在剧场之外“保持联络”的方式之一,观演关系的多样化提升了戏剧的分享度、传播度,什么是戏剧的有效传播?什么是真正值得分享给全球观众的内容?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剧协理事、京昆表演艺术家邓宛霞说:“戏曲是以表演者为中心的体系,演员在台上就像诗人一样,诗人借景抒情,角儿则是‘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表现人物和情境。看戏好比欣赏书法,我们看的不是写了什么字,而是运笔、行气、布局、墨色;在舞台上,看的就是一抖靠、一捋髯口、一个兰花指的精致和讲究;是气韵的连贯、节奏的安排;是琴师、笛师与演员‘心气儿’的相连、表演艺术家在‘踩锣鼓’中给予观众的感染,还有雕塑性的美感等,这才是戏曲的关键之所在。”

  在邓宛霞看来,即使在全球视野中和当代戏剧语境下,这也并不守旧,并不落后。她介绍,电影和舞台剧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谈及自己怎样排练时说,每一场戏,他会反复练习200至250次,熟读每个人的台词,每次大声读出,在不断重复中,语气、声音、形象就会浮现出来,直到它们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直到自己可以即兴而不出轨。只有这样才能从“生”变“熟”,让每个细节都耐看。“这很像戏曲艺术的传承方式和表演观念。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古典还是当代,这些古老的方法仍然有效。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才是我们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最立得住脚、最值得爱惜的珍存。”邓宛霞说。

  中国剧协顾问、戏剧导演王晓鹰正努力探索戏剧的跨文化创作、中国意象的现代表达——“它建立在中国传统戏剧写意象征、虚拟联想的艺术语言系统上,呈现的并不是戏曲的程式化表演,但浸透着中国戏剧的美感、中国艺术的意蕴,同时体现着现代人文观察和生命思考,传递着现代性的情感和哲理。”王晓鹰介绍,这种“跨”包括话剧与戏剧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创新与传统之间、现代与古老之间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等,“跨文化戏剧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跨’,而在于‘合’,合于有机的内在的表达”。

  王晓鹰举例说,在他执导的中国版莎士比亚戏剧《理查三世》中,分别用两种状态来表现理查三世的外部健全和内心残疾。这两种状态的区分方式是对白和独白。对白的时候,理查三世的交流对象是他人,此时剧中人物和观众看到的是理查三世正常的外部形象,独白的时候,他的交流对象是自己的灵魂,这个时候人们可以看到理查三世另外一种令人惊悚的形象。“健全与残疾在同一个人物身上形成多次转换,这个中国版理查三世就呈现出阴阳辩证的状态,像一个太极图一样。把阴阳的概念运用在《理查三世》人物表演的处理上,可以说是比直接使用戏曲的舞台表演技法更本质的、更有趣的跨文化。”王晓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