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扶持计划在京闭幕——
创新评审模式,助力人才成长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报讯(记者 郑荣健) 12月18日,第六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扶持计划闭幕仪式暨优秀作品分享会在京举行。闭幕仪式上,话剧《梦江南》 (编剧:吴天)和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原著小说:老舍,编剧:胡铭帅)获得“优秀剧本”荣誉;儿童剧《海·羊》获得“好故事”证书,话剧《梦江南》获得“有潜力”证书。

  据介绍,本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扶持计划更加聚焦于关注现实、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学价值较高的剧本。从2021年3月开始征集,历时5个月,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160余人报名参加,其中年龄最小的19岁,年龄最大的45岁。共征集到185部剧本,经过初步筛选,符合征集标准的剧本共177部,其中戏曲72部、话剧82部、儿童剧13部、音乐剧10部。北京剧协副主席杨乾武表示,本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扶持计划呈现出新的面貌,作品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与往届不同,本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扶持计划将专家评审机制转变为专家评审、网络投票和路演汇报三个阶段。专家评审阶段由初评和复评构成,从戏剧文本的内容呈现和精神内核出发,从征集到的剧本中挑选出12部作品进入到网络投票和路演汇报当中。网络投票得票最高者,获得“好故事”证书;路演汇报得分最高的剧本,获得“有潜力”证书。最后,组委会综合专家评审分数、网络投票分数、路演汇报分数评选出“优秀剧本”2部,“优秀剧本提名”4部,“入围剧本”6部。北京演艺集团《新剧本》杂志主编林蔚然表示,采用了新的评审模式,让青年创作者与受众更加贴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扶持计划是在2002年发起创立老舍青年戏剧奖的基础上升级而成。作为国内展现青年戏剧创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园地,意在激励和倡导热爱戏剧的青年积极参与戏剧文学创作,给予这一群体展现才华和实力的舞台,更好地推出剧坛新人新作,举荐和发现青年戏剧文学创作人才。从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转型到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励扶持计划,再延伸出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创作人才培养计划,主办方共同见证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戏剧创作者的成长和发展——近20年来,参与其中的青年创作者遍及全国31个省区市及我国台湾地区,共计投稿剧本2000余部,其中话剧作品900余部、戏曲作品800余部、儿童剧作品200余部、音乐剧作品20余部、歌剧作品20余部、小戏作品80余部。一大批获得奖励扶持的青年编剧已经成为了国内戏剧文学创作队伍的中坚力量,如喻荣军、颜全毅、陈小玲、管燕草、张勇等;而且,许多获奖作品并不止步于文学文本,也纷纷搬演于舞台,受到观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