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对于马背上的民族,杂技在内蒙古基本属于一片空白。1958年,在周恩来总理、乌兰夫副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中国杂技团抽调29名优秀青年演员和教师支援内蒙古杂技事业建设。两年后成立内蒙古杂技团(现为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 ,从此,杂技艺术在草原上生根发芽,而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9月10日至12日,中国杂协一行赴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调研,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中国杂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唐延海带领下,中国杂协副主席、沈阳杂技团团长安宁,江苏省杂协主席、南京市杂技团团长池文杰,天津市杂协副主席、天津市杂技团团长刘军,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李恩杰,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孙力力,宁夏曲艺杂技家协会主席、银川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红,南京市杂协副主席顾伟峰等业界专家及中国杂协相关工作人员参与调研。
舞台上,百余名骑手策马奔腾,声势壮观,全景式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震撼人心,通过一个牧人之子的成长,演绎了蒙古民族与马相遇、相识、相伴、不离不弃、生死与共的情感历程。《千古马颂》创作于2014年,内蒙古杂协主席、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团长塔纳介绍道,当时剧院考虑到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应当创作一部以马为核心的作品,于是集结马术队、歌舞团、杂技团等骨干力量,编创出《千古马颂》,兴建了全新的剧场,总共用了88天,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场场爆满。此后不断精心打磨,丰富剧情、提升马背杂技的技巧难度、更新舞台效果、增加马匹数量和品种等等,传颂“蒙古马精神”,《千古马颂》成为文旅融合的品牌,成为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千古马颂》演出场次减少,院团效益有所降低。内蒙古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莉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高品质融合,开拓市场,推动《千古马颂》 “走出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调研团一行参观了《千古马颂》基地马厩,观看了《千古马颂》演出,深入了解了其创作与运营的艰辛与辉煌,给予该作品以高度评价,并给出中肯的改进建议,认为该剧抓住了蒙古民族的特色,促进了杂技艺术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弘扬了“蒙古马精神”,走在了文旅深度融合前列,其中杂技占比50 %以上,与马术巧妙融合,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震撼效果。
在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排练厅,年轻的杂技演员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排练着各自的拿手绝活儿,五人高车踢碗、绸吊、单手顶、草帽舞、球技、摇摆双拐、钻“套马杆”等等,带有浓郁民族风。调研团一行观看了现场排练,与演员们亲切交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去年是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建团60周年,调研团还观看了该团60年发展历程图片展及纪录片《草原神韵》,与剧院一起举行了调研座谈会。
“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是“蒙古马精神”,也是内蒙古杂技人的精神, 60余年来,内蒙古杂技从无到有、突飞猛进,正是得益于这种精神。如内蒙古原创杂技《高车踢碗》,从四人踢碗发展为五人踢碗、六人踢碗,已传承七代人,还有《顶板凳》《女子舞中幡》《蹬弓造型》 《滚灯》等,都极力在高难度杂技技巧中融入蒙古族独有的文化要素,均斩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成为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除《千古马颂》外,近年来创作的杂技剧《鸿雁》以拟人手法讲述大型候鸟鸿雁的生存与迁徙过程,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也是一部深具文化内涵的精品力作。下一步,反映内蒙古人民当下幸福生活的杂技剧《美好生活》蓄势待发。
唐延海表示,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60年来一步步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壮大的历程令人感佩,内蒙古杂技人一直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用“蒙古马精神”、用中国杂技精神不断激励与鞭策自我,用杂技弘扬民族文化,反映时代巨变,记录蒙古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杂技艺术人才,促进了民族交流与团结,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新时代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期待内蒙古杂技勇担重任,为内蒙古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作出更多更大贡献,推动中国杂技事业再铸新辉煌。
边发吉谈道,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起点高、基础好,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融入民族文化,走出了一条独具民族特色的杂技新路,如钻圈节目中将传统地圈改为套马杆即是一种创新。内蒙古杂技60余年发展历程体现了“蒙古马精神”,也体现了坚韧不拔、拼搏向上、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中国杂技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题中之义。他表示,希望内蒙古文化艺术界蓬勃向上、快速发展,坚持创新创造,在全国当好“领头羊”。
调研团深入考察了内蒙古杂技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总结其辉煌成就与先进经验,剖析了其60余年来蓬勃迅猛发展的原因,指出其节目编创极具匠心,坚持本土民族特色,创意、道具、音乐、服饰、动作技巧等都努力和当地民族文化相融合,赋予杂技以民族精神和灵魂。同时,内蒙古杂技人身上凝聚着磅礴的“蒙古马精神”,内蒙古杂技要坚持民族特色发展方向,坚持弘扬“蒙古马精神”与中国杂技精神,在新时代开创杂技新境界、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