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和“女儿节”。在这个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重要节俗到来之际,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在赓续文化的同时也表达着浪漫的情感——在太原,有非遗传承人走进社区讲述剪纸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洛阳,有线上直播的“周末会客厅”讲解婚俗礼仪和古代的“六艺”“八雅”文化……作为2006年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节俗,“七夕节”正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并被亲切地称之为“中国的情人节”。
曾几何时,一个个外来的节俗备受追捧,而许多民族的、传统的佳节被逐渐淡忘,一度成为人们的记忆之痛。“七夕节”的回归和焕发新的生活气息,让人欣慰和温暖。也可以说,它生动地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绵传承,见证了我们国家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就在这个“七夕节”来临前夕,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2025年目标”和“2035年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5年,我国进行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普查工作。到2009年,有关部门公布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数近87万项。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时间里,有76万人次参与这次“摸家底”。他们走访民间艺人86万人次,投入经费3 . 7亿元,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6万多件……2017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同年,作为其中的一个重点项目,由中国文联牵头组织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启动实施。多年来,在无数专家学者、非遗传承艺术家、民间艺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相关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取得了一个个阶段性的丰硕成果。在非遗保护领域,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例子,而这些基础性的工程,就像建立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库”,为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深厚底蕴。
与此同时,如何让它们更好地服务当代、造福人民发挥积极的作用,也越来越成为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就像我们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口口相传和对“七夕节”习俗的回忆,倘若它们只停留在“被讲述”“被回忆”的状态中,没有进入老百姓的生活,虽然仍不失为一种传承,但恐怕也是缺乏灵魂的传承。无论是剪纸、陶瓷烧制等非遗技艺,还是七夕、中秋等传统习俗,它们一定是在人们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才可持续地得以传承和发展的。
在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上,《意见》的出台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意见》全面梳理和总结了以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宝贵经验,对一些困扰理论与实践的难题给予了科学解答,用系统思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涉及的各个方面给予了指导安排。特别是第十一条“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把非遗保护传承同区域发展、乡村振兴等结合起来,令人振奋。
技艺因生产生活需要而得到锤炼,习俗因生产生活而有所支撑,一个传承人带动一个家庭或村落,这些逻辑是显而易见的。更应该注意的是,一方面,在区域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赋能下,“生产生活”的场景被放到了“国家重大战略”的视野里,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放大”,而更是建立完善传承生态,让人与环境协同地、可持续地发展的系统性思维,体现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与协同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不仅能够更好地形成统一市场、聚集产行业优势,在区域发展、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效能,还具有连结文化、凝聚人心、构建认同的重要作用,通过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以化人的作用,必将更好地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它们地缘相近、文脉相亲、经济社会条件相似度高,通过非遗项目来联络与带动保护传承的区域生态建设,客观上有基础,运作上有逻辑,是比较可行的。这些方面,在各地对《意见》的贯彻落实过程中,我以为是可以着重领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