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大国重器·月上东山》海报
“德阳这座城,白天和夜晚有着迥异的格调。月上东山,是我走进这座城捕捉到的最美意象。因为‘三线建设’,德阳这片川西平原的热土聚集了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创业者。”编剧吴彤这样谈道。“三线建设”,一个烙印着时代痕迹的名词,一个对于当下而言已经开始陌生的名词。1958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西南的小县城——德阳划了一个圈,在此规划建设国家重装基地,这座当年人口仅4万人的小县城,由此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上世纪60年代,为大力提高国家工业化水平,保障我国国防安全,维护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党中央和毛主席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出发,作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
数万名怀揣着“工业报国”理想的专业科技人员和工人,离开故乡,汇聚到这里。从此,他们成为了德阳第一代“三线人”。他们的人生与德阳血脉相连,他们的命运与共和国的工业建设融为一体。面临着当时一穷二白的现实,“三线人”披荆斩棘、无所畏惧。运输紧张,大家就靠肩扛手抬,一砖一瓦地建起厂房。没有机械,他们就“土法上马”,用麻绳滚杠把一台台设备拖至基础上就位、上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东方汽轮机厂、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全面投产,迅速发挥出“服务全国国防和工业现代化”的重大作用。德阳,从农业小县城到工业制造基地,再到新世纪成为“中国制造之都” ,再向“智造之都”发展迈进,几代“三线人”用自己的热血、青春甚至生命书写了属于中国的工业传奇。在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三线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日,以共和国“三线建设”为主题的现实主义题材话剧《大国重器·月上东山》正式建组排练。该剧由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出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编剧吴彤担任剧本创作,著名导演顾威与青年导演王翼共同执导。作为话剧的二度创作者,顾威与王翼注重艺术创作结合“诗意”的戏剧精神,歌颂主旋律的同时,融入具有四川地域文化特色的号子、俚语、歌谣等,既富有生活气息,又渲染舞台意境、衬托人物命运。正如吴彤所说,创作剧本的过程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这些创业者,他们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根。写出属于他们的光与梦,也就扎实了我们心中的爱与根。致敬理想,致敬信仰,致敬奋斗者!”
话剧《大国重器·月上东山》故事纵横60年的跨度,倾情刻画了秦汉川、杜仲、罗旺年、姚兰、常江、周百里等一群热血青年形象。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以“三线人”的身份来到偏远的大西南,艰苦创业、励精图治、自力更生、不畏险阻。该剧热情讴歌了他们的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宗平、龚丽君、王欣雨、金汉、朱晓鹏等中国国家话剧院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演员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
话剧《大国重器·月上东山》将于6月11日于中国国家话剧院进行首演,并将于6月20日赴四川成都,6月23日赴四川德阳进行巡演。用话剧的形式,回首那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年代,让更多的人了解“三线建设”那段敢为人先、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正如主创人员所希望的,以德阳的“三线建设”故事辐射整个“三线建设”精神和共和国工业发展历程,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