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中州学刊》杂志社协办的“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50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所的8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转化问题。
在研讨会的主题发言环节,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色音以“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以内蒙古乌兰牧骑为例”为题,介绍了乌兰牧骑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并完成从传统到现代成功转型的案例。“长调民歌、呼麦、雅托噶等蒙古族的优秀民间艺术通过乌兰牧骑得以传承与传播,60多年来,经过乌兰牧骑对蒙古族民间艺术的不断吸收、加工创新,使得蒙古族民间艺术与时俱进、顺应当今社会需要,得到了极大的弘扬和发展。”在色音看来,今后乌兰牧骑在节目编排上应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民间艺术资源继续不断地进行挖掘、整理、开拓和创新,以新的形式传承弘扬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要结合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加入新技术、新元素并突破以歌舞为主的单一演出形式,使乌兰牧骑在创造性转化过程中得以多样化地可持续发展。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郑土有以“从文化发展观看非遗保护与利用的观念问题”为题,回顾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发展的历程,并反思了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尤其他提出的非遗保护本真性与动态性困境的问题引发与会专家学者共鸣——本真性强调原汁原味地保护,而动态性则强调非遗的变化发展,两者似乎存在矛盾。对此,郑土有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中强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和活态性应始终受到尊重。本真性和排外性不应构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和障碍”给予了有针对性的回应。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祥林则以“中国两河流域及文化多元融合”为题,分享了自己在实践调研中发现的传统文化保护中传承人的有关问题,并强调“两河流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发展策略。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丁永祥以“传统文化的当代利用”为题,介绍了近年来在“非遗”进校园和农村“非遗”保护方面的工作,同时提出了“非遗”传承保护的困境以及文旅融合、文创开发等“非遗”发展思路。
研讨会期间还进行了多场分组讨论,与会专家学者以开放的眼光,站在儒学、诗学、美学、图像学、非遗学等各自研究的领域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这一问题进行了现代性反思;围绕地方剧种、国家级非遗项目、工业遗产、传统手工艺、传统节庆等领域的具体案例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探讨了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路径,包括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遗产资源化产业化以及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等。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在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厅现场观摩了该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戏曲专场活动——怀梆戏演出,《游龙戏凤》选场、《状元媒》选段、《穆桂英下山》选段等精彩上演。
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治军、《中州学刊》杂志社社长李太淼等出席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