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深度阅读、高质量审美更多尊重
栏目:第一评论
作者:毕达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有关互联网时代的阅读及审美,一直备受关注,而碎片化、信息茧房等概念则反映出了人们的部分疑虑和担忧——在读图、听书、看视频等广义的“阅读”及阅读量上涨之际,其强度、深度及对精神的抵达并未同步增长。最近有媒体报道,类似于三分钟解读一部电影、五分钟讲完一本名著……这样的“知识胶囊”及“懒人包”式分享引起了部分学者的讨论,也把培养深度阅读、高质量审美的话题摆到了人们面前。

  爆炸式的海量信息,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让阅读和审美逐渐失去耐心、变得浅表乃至趋于功利、实用和机会主义,这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的新情况、新现象和新问题。其中既有“快节奏”“海量信息”让人不得不选择“速成” 、选择“快速转移焦点”的因素使然,部分也是在此环境下所养成的主观依赖、浮躁心态所致,不仅“贪快”也“图爽”,最终败坏了阅读的耐心、审美的胃口。在推进文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是要充分正视这个问题,积极培育深度阅读和品质审美。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创作生产和消费接受,从来都是文艺生态链条的重要环节,缺一不可。我们既需要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同时也要承认,由普通受众及其阅读、欣赏等消费行为所构成的接受环境、消费市场和审美潮流,往往会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指标,回馈到创作生产者那里。在广大文艺工作者当中,固然不乏能够坚守、甘于寂寞的深度哲思、精心耕耘者,但在“贪快”“图爽”、需要不断“抓梗”“挠痒”的市场需求冲刷下,难免略显孤独;而相比于一些知识“贩运”者可能引起更广关注、更大利益、更快收成的情况,也未免不公。任何伟大作品迭出的时代,一定也是伟大批评家十分活跃的时代,同时也是民众思考能力、欣赏水平和综合素质普遍较高的时代。如诗歌盛唐,李白会有汪伦这样的知己,倘若汪伦只是热爱“爽文”、不懂诗歌之美的人,只是“速成”培养谈资的小白粉丝,他们之间的友谊是难以想象的。重提深度阅读、高质量审美,旨意即在于此。

  碎片化、浅表化的阅读与审美,其弊已不必多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体验是共情的前提。而所有碎片化、浅表化和快节奏的阅读审美行为,恰恰与此背道而驰——对语言缺乏情理推敲、尺寸揣摩,对表达缺乏深度融入、代入,那么文字或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和深意也往往很难被召唤出来、被体验和领悟到。其给人的印象,就是对知识、对艺术缺乏应有的敬畏和尊重。想象一下这样的状况,当作品处在被尊重的预期中而不再被三五分钟所打发,当创作过程在一种跟知己倾谈交心、思维碰撞的想象中完成,那种美好一定会促成作品更美好。反之如何,可想而知。

  我们当然不能指望仅依靠培育环境、培育深度阅读和审美来实现文艺繁荣,也不能把文艺创作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归咎于读者浮躁、受众水平不行,但这样的道理一定是成立的,即拥有能够深度阅读、具备高质量审美素质的受众环境,对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是有大的积极帮助的。那么,如何培养深度阅读、高质量审美的受众习惯、社会风气呢?在我看来,在做好引导倡导之外,特别是要结合互联网社交生活如群组、圈层特点,通过在各类群组、圈层里培育习惯、引导话题、组织学习等方式,养成一种与社交生活息息相关的价值认同。比如,组成一个学习《红楼梦》的社交小群体,你在里头不细读熟读《红楼梦》就会很没地位很没存在感,其价值标准就是对《红楼梦》的认识和研究水平,而不是某明星结婚摆了多少桌。因知敬畏而能从慎思笃学到热爱,文艺也能因涓涓细流“小河涨水大河满”。

  在我看来,当前各类碎片化阅读、浅表化审美的问题,其实质既是一种信息焦虑,也是一种因惶恐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身份焦虑,浮躁因此而来,解决也应向此而去——给深度阅读、高质量审美更多的尊重和机会,营造更好的知识和文艺接受传播环境,也必将更好地鼓舞创作生产、推动文艺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