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声”:来自人民的喜爱与向往
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唱举办“北京的旋律——音画中国唱片展”,歌唱家李光羲、邓玉华讲述——

“信仰之声”:来自人民的喜爱与向往

  《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为了营造此起彼伏、万马奔腾之势,创造性运用了“卡农式”复调手法;《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时代气息与田园风格由民歌、戏曲、进行曲三种音乐元素熔铸而成……由中国唱片集团与国家大剧院共同主办的“北京的旋律——音画中国唱片展”近日开幕并将持续展出一个月,这些旋律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沿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环形廊道分布的“信仰之声”电子展板为观众依次呈现。

  电子展板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时光分为6个篇章——1921-1927:开天辟地;1927-1937:星火燎原;1937-1945:抗日洪流;1949-1978:日月新天/激情岁月;1978-2012:改革春潮/世纪新章;2012-2021:强国梦想/复兴路上/信仰如炬,展示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歌曲以及具有纪念意义的图片资料,如剪报、宣传画、海报、唱片封套、专辑封面、歌谱、手稿等,作曲家、歌唱家肖像照片,演出照片、银幕画面以及记录国家发展、社会变迁关键节点的纪实摄影等。

  展览还展出了珍贵久远的唱片实物。如上海百代唱片1935年发行的《义勇军进行曲》;人民唱片发行的《国歌》、发行的第一张唱片《歌颂咱们的新国家》、首次发行的《白毛女》、发行的广播专用录音片《祖国颂》《少年广播体操乐曲(第一首)》;中国唱片发行的中国第一张密纹唱片《黄河大合唱》、发行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朗读片;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唱片、1949年大中华唱片发行的《东方红》;上海唱片制造有限公司发行的中国第一张红唱片《垦春泥》、红唱片首版《歌唱祖国》;歌林唱片发行的《松花江上》等。

  92岁高龄的歌唱家李光羲、79岁高龄的歌唱家邓玉华在艺术沙龙上与观众见面,讲述了他们与唱片的故事。

  《祝酒歌》:“好像心上点了一把火”

  “那是我的第一张唱片,创了销售纪录,一个礼拜卖了100万张,还得了首届金唱片奖。后来别人问我,是不是发财了,那时候干革命不谈钱,这张唱片我挣到了15元稿费。”李光羲不乏幽默地说。他说的是中唱出版发行的《祝酒歌》。“十月里响春雷/八亿神州举金杯/舒心的酒啊浓又美/千杯万盏也不醉/手捧美酒啊望北京/豪情啊胜过长江水/锦绣前程党指引/万里山河尽朝晖……”

  1978年,“文革”结束,作曲家施光南根据当时的个人感受创作了《祝酒歌》 ,寄给了李光羲的同事、一位女中音歌唱家。他们所在单位中央歌剧院当时正在恢复排戏,两人在同一组,女中音歌唱家看歌片时,李光羲很好奇,她把歌片拿给李光羲看。“我哼唱着,没有唱完,就觉得好像心上点了一把火,这首歌太好了。”李光羲开始练习这首歌,可是在审查时没有通过,理由是“号召大家喝酒”,好像立意不高,其中还有“来来来”这种没词的“尬唱”。“虽然被泼了一头冷水,可是不管别人怎么否定,这首歌在我心上不可磨灭。”李光羲说。

  在“文革”后一段时期内,歌曲整体的创作风格主要是悲诉、批判。有一次中央招待国宾,希望唱一首欢快的歌,李光羲当即决定唱这首《祝酒歌》,乐队的同事一开始认为不妥,但李光羲坚持唱了。一曲唱毕,全场起立鼓掌。“实践出真知。”李光羲和乐队说,“以后谁也拦不住我了。”这首歌就这样“放行”了。

  李光羲回忆,那时中央歌剧院举办音乐会,往往先唱歌剧选段,最后唱《祝酒歌》。第一场演出很受欢迎,第二天八点半左右,剧场一阵扰动,陆陆续续进来一批观众,第三天又是这样,后来他们才知道,头一天听完音乐会的人说《祝酒歌》太振奋人心了,告诉其他人,八点半以后,快散场的时候进场,不用买票,“溜进去听那一首就值了”。1979年,《祝酒歌》登上春晚舞台,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有一天一个工人朋友在街上认出了我,对我说:‘我们正在车间劳动,忽然有人说,外边广播里唱《祝酒歌》了,我们哗啦一下都跑院子里去听,车间里一百多台机器就那么开着,我们为此还受到了批评。’大家的喜爱把我感动了。”李光羲如今说起这段往事,依然充满向往。

  1981年,中唱出版发行的《全国获奖群众歌曲31首》收录了《祝酒歌》。“它后来派上的用场太多了,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喜事连连,逢着喜庆,都唱这首歌。”李光羲说,尤其是1997年,香港回归,这首歌在美国华盛顿唱响,后来唱遍了美国的十个城市,旧金山、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所到之处广受欢迎。

  李光羲说,自己没学过唱歌,从小喜欢京剧、北方大鼓、地方戏,16岁那年平安夜,听了一场亨德尔的《弥赛亚》,从此凭着热爱听了8年唱片,边听边模仿,大着胆子来到北京,机缘巧合考上中央歌剧院,成为一名歌者,“登上舞台一切都不在意了,只要让我给观众唱歌,那就是‘天堂’。”

  《映山红》:“人民过上好日子,就是山花烂漫时”

  “信仰之声”电子展板中展示了中唱1975年出版发行的《誓做革命接班人》唱片,封套印有一帧电影画面,是身背步枪的“潘冬子”,唱片中收录了邓玉华演唱的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映山红》。“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老师经常讲,要以情带声,唱《映山红》,先得把《映山红》里唱的什么弄明白了。”邓玉华回忆,那时候电影《闪闪的红星》还没拍完,她看了电影脚本,知道插曲出现的情境,是潘冬子的父亲跟随红军踏上长征的路途,母亲和群众转入地下,潘冬子拿着红五星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妈妈说,你还记得歌里怎么唱的吗,满山开遍映山红的时候,你爸爸就回来了。“我看了歌词就想,映山红是什么呀?后来导演告诉我,北方不叫映山红,叫杜鹃花。我就问,为什么满山开遍映山红的时候红军才能回来呢?导演说,这是革命的浪漫主义,具体就得你自己去体会了。”于是,邓玉华去了美术馆,有一幅画,画的正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我欣赏着,有一种特别高兴的心情。我就想,红军回来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应该是红旗招展、家家团圆。新中国成立了,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了,那不就是山花烂漫时吗?一下子我就开悟了。”邓玉华现场为观众演绎了这首歌,她说:“映山红是人民对胜利、对解放的向往。红军来了,人民就像满山开遍映山红一样欢欣鼓舞。”

  邓玉华16岁成为中国煤矿文工团的学员,边演出边学习。她说,最重要的学习是下基层为煤矿工人演出。“有时到中央参加文艺活动,周恩来同志就嘱咐我们全心全意为煤矿工人服务。他对工人关心得非常具体,经常询问我们,他们上井以后能不能洗上热水澡、食堂办得怎么样、生产有什么困难等等,这一直感动着我、教育着我。”邓玉华回忆,那时候他们一年给工人演出300多场,“我一天最多能演6场,一场能唱十几首歌,我知道,光喜欢唱歌不行,我们有责任,就是以演出为工人服务,要把党的关怀、温暖传递给工人,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有一个信念,我的歌唱要为人民服务。”

  邓玉华说,为工人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的树立,和那些歌对她的教育是分不开的。20世纪60年代有一首《革命熔炉火最红》,赞颂的是一位英雄,在训练中为掩护民兵而牺牲的王杰。“当时中唱直接把歌片交给了我,并录制了唱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节目里播送,一下子传开了,全国各地男女老少都会唱。”邓玉华还曾把这首歌一句一句教给周恩来同志唱,她回忆说,周恩来同志非常喜欢“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一句歌词,“我也一直受着鼓舞,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必须首先做革命者,歌唱英雄,先要学习英雄,才能把歌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