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让“挣流量”进阶“正流量”
栏目:钟鼓楼
作者:毕达  来源:中国艺术报

  舞蹈、绘画、书法、诗歌、音乐等艺术类别成为抖音上的热门内容,“民间艺术家”在短视频领域乘风破浪。最近媒体报道称,截至2020年12月,抖音上艺术类视频播放量超过2.1万亿,点赞量逾660亿,分享量逾17亿,评论量逾43亿。以短视频在互联网社交生活中的热度,相关流量是预料中的事情,但当“艺术”这个常常跟精英联系在一起的词与“民间”搭到一起,并且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数据贡献,还是让人禁不住惊叹。

  仔细想想,又觉得很正常。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水涨船高,对艺术教育、艺术欣赏及艺术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也增加了兴趣、时间和投入。这个蕴蓄于民间的艺术存量,得益于互联网科技赋能,迅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显示出了时代发展的逻辑和趋势。联想到此前一些以险怪低俗博人眼球的短视频,艺术加持短视频而推动此类内容的品质提升与审美转向,让人感到欣慰。经过多年的探索,互联网治理成效显著,从平台到应用者和受众等各个方面,能够逐渐自觉起来,不仅“挣流量”,更追求“正流量”。

  26岁的中国留学生彭静旋,在法国街头弹古筝,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打动中外网友;31岁的赵小黎用手指、玫瑰花充当画笔、以“狂野”方式作画,抖音粉丝超过900万……短视频传播的特殊规律,使得无论“前浪”还是“后浪”的崛起,难免独辟蹊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在新的科技环境所激发和释放的民间艺术潜能面前,应该怎么把这些“潜能”转化为艺术创造、产行业发展的“显能”?除了这些民间的艺术从业者、艺术爱好者依托短视频平台而进行的自觉自发的艺术行为,如今各类大型艺术活动往往也会搭建短视频征集单元或组织专门活动,短视频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继续开拓,也还有空间。

  “高手在民间”最直接的影响,是对人才观念的冲击,但它并不仅是人的因素,还涉及到“互联网+N”的全生态情境。比如,街头弹奏的音乐短视频,可能会重塑“作品”或“产品”的观念;受众日益去中心而趋向圈层化,短视频传播使得画廊、拍卖行等美术作品销售变现的方式拓展了外延;演播形式让以现场体验为本体特征的舞台艺术有了“第二剧场”,而艺术属性的多元碰撞与融合甚至可能带来艺术形态的重新定义,诸如此类,都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创作生产以及管理服务配套的链条设计。在我看来,互联网为艺术人才实现自我、为艺术塑造品质生活、为艺术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已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而是一种必然的、变革性的趋势,并使艺术区别于以往“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递进关系而具有更加高度融合、更加创享一体的属性,必将对相关的管理规范设计、体制机制创新、应用场景开发、服务保障建制等各个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文艺新发展格局、服务新文艺群体,文联工作者尤其需要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深入研究新情况新现象新课题,通过创新拓展参与产行业重塑的工作抓手、加强理论研究和评论引导等方式,充分发挥文联工作职能,迎接并更加深入地在文艺的“云时代” 、文艺工作者的“全民时代”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