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土高坡上,一嗓子喊出来,
陕北人就找到了家”
作者:本报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推广及调研活动启动,专家学者调研陕北民歌——

“在黄土高坡上,一嗓子喊出来,
陕北人就找到了家”

  “一道道那个水来吆,一道道川,赶上吆那个骡子吆,我走呀那个走三边。”

  在陕西榆林的黄土地上,当民歌手吴芝良动情地唱完陕北民歌《泪蛋蛋掉在酒杯杯里》和《走三边》,前来调研的专家和驻足观看的路人给了吴芝良雷鸣般的掌声。参加民歌调研的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处长、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锦强走上前去与吴芝良交流唱法技巧,吴芝良清唱了四句民歌“娃娃你睡觉觉,山上下来个老道道,脑(头)上戴个草帽帽,身上经(系)个那草葽葽”,之后略带羞涩地说:“我没怎么学过音乐,一直靠参加基层演出锻炼自己,唱法也不是专业的。”从小生长在陕北的王锦强说道:“黄土地上出来的民歌手从民间学习,在民间摸爬滚打,这就是专业。”

  这是4月17日至20日在榆林地区进行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社会推广活动“陕北民歌”与内蒙古西部“二人台”民间传习状况调研(陕北段),第一天调研时的一个场景。在此次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民协、陕西省民协主办的活动中,前来调研的专家们每一天都感受着陕北音乐的魅力和那些在民间摸爬滚打的“专业”歌手带来的感动。

  “在陕北,仍然有很多民歌资源有待发掘”

  “有人说,陕北民歌对外人来说是娱乐,对陕北人来说是精神图腾。我赞同这样的观点,陕北民歌是陕北人的音乐图腾。”说起民歌在榆林地区的影响,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蔺雨动情地说道:“在黄土高坡上,一嗓子喊出来,陕北人就找到了家,找到了灵魂的归宿。”

  正如蔺雨所说,在陕北的土地上,民歌深深地渗入了人们的生活。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父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却都喜欢唱民歌。当我回想起小时候的家乡,民歌会在每个角落里响起,而我们成长的过程也是伴随着老乡们的歌声。”在4月18日下午于榆林市榆阳区文广大楼非遗小剧场举办的调研座谈中,民歌手李光明回忆道:“陕北人新建窑洞,封顶合拢时会有一个‘合龙口’的环节——当安放窑洞的最后一块砖头时,就开始齐声高唱。对陕北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庄严的时刻。”而在传统的陕北民歌中,也有一类与“合龙口”有关的民歌:“一合龙口永不开,金银财宝进门来。二合龙口大发展,主家辈辈出大官……”

  “陕北的地理特征、人们独特的生活习惯,深深影响了陕北人表达自己的方式,它不仅表现在陕北民歌的唱词上,也表现在它们的旋律和唱法上。”调研期间,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民间歌谣”专家组组长赵塔里木对民歌手高亢的声音情有独钟:“在这样的沟沟壑壑之间,高亢的声音能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也能让声音传得更远。”

  与赵塔里木不同,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大系出版工程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民间歌谣”专家组成员崔玲玲则对陕北说书人的乐器产生了兴趣。4月18日上午,在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调研组在参观了陕北说书表演艺术家韩起祥的纪念馆之后,在纪念馆前观看了由孙占东表演的陕北说书《思念韩起祥》和《刮大风》。在表演《刮大风》时,孙占东用三弦、甩板、“嘛喳喳”等乐器表现了大风刮起时的各种声音,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一曲完毕,大家围着孙占东,请他讲解在这段独特的表演中三弦的使用方法。

  为什么要追问孙占东的乐器?崔玲玲解释道:“他用到的乐器,不仅在陕西、内蒙古,甚至在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它们的风格又是不一样的。孙占东说书的乐器——包括绑在手腕上的“嘛喳喳”和拨动三弦的拨子,大小、制作工艺都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很有特色。”

  让调研组感兴趣的,不只是传统的乐器,更是“原生态”的歌声和唱词。4月19日下午,调研组来到了位于黄河岸边、与山西一河之隔的佳县螅镇荷叶坪村,荷叶坪村是陕北秧歌剧《搬水船》和歌曲《黄河船夫曲》的发源地,也是陕北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作者李思命的家乡。在这里,水船曲、船工号子、打夯歌等民歌深受村民的喜爱。同时,荷叶坪村也有一“宝”——81岁的村民郭来香。“山西省的(个)临县人,我的(那个)名字叫郭来香,是81岁的人。”在荷叶坪村,郭来香用陕北民歌的曲调做了“自我介绍”,同时接连唱出了经典陕北民歌《走太原》《奴女》《掐蒜苔》。据40多年前曾来荷叶坪村调研过的专家介绍,现在郭来香的演唱仍然保留着几十年前演唱时的形态和韵味,她带着沧桑的歌声让大家不约而同地拿出手机录制这珍贵的歌声,演唱完后,大家纷纷上前跟老人家合照。

  “在陕北,仍然有很多民歌资源有待发掘。”说起几天的调研经历,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副教授、陕北民歌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大系·歌谣·陕西卷》主编薛九英表示,整个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陕北民歌生存的土壤也改变了,陕北民歌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传承。

  “红色文化和黄土地上的民俗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让薛九英感到欣慰的是,近些年来,陕北民歌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为了增强对陕北民歌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力度,榆林市专门建立了总面积达11800平方米的陕北民歌博物馆。

  4月17日这天,调研组的专家来到陕北民歌博物馆,在巨大的展厅里,大家从泛黄的历史图片、丰富的乐器和生动的视听影像中感受着陕北音乐的魅力。其中,博物馆中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革命历史陕北民歌展区”吸引了大家长久驻足。展区中展示了红色民歌及其创作者、演唱者的相关资料,当一首首经典的红色歌曲响起,大家的思绪仿佛跟随歌声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东方红》响彻中国,其创作者李有源就是榆林佳县张家庄村人。根据资料,“1942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李有源去县城,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得他全身暖洋洋的,他忽然想到:把毛主席比作太阳是最贴切不过了”,这首颂歌便因此诞生了。

  4月20日上午,调研组来到了位于张家庄村的李有源故居,正是在这里,李有源创作了传唱广泛的红色歌曲。几十年过去了,被称为“人民歌手”的李有源早已离世,他的侄子李增成也已95岁高龄。在20日这天,仍然生活在张家庄村的李增成与调研组成员一起来到了李有源故居,在院子里,李增成坐在石碾前,高声唱起了《东方红》,陕北灿烂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年岁近百的老人声音依旧有着强劲的穿透力。

  “ 《东方红》中唱道‘他为人民谋幸福’,在今天看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可见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诉求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一致的。”参观过李有源故居后,生长在佳县的王锦强感慨地说道,陕北儿女很早就加入了革命队伍,陕北民歌中也有很多红色歌曲,红色文化和黄土地上的民俗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这些都是文艺工作者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的、鲜活的民间文化资源。”

  为了更好地进行党史学习教育,4月19日下午,调研组来到了位于榆林市吴堡县岔上镇的毛泽东渡黄河纪念馆。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从岔上镇川口村园则塔渡口乘船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前往华北,当年5月27日,毛泽东一行人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此次系列调研活动,主要是对中国各地最有特色、拥有雄厚群众基础的民间文学种类进行系统的调研,这其中包括民歌、山歌、史诗、神话故事、新故事等等。”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运华表示,中国的民间文学作品不仅饱含深厚的民间文化,还产生了很多优秀的红色经典。一方面,这些红色经典对党的精神传统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传统民间文学的品质。“今后,我们在民间文学的调研过程中,也会继续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宣传红色经典。”邱运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