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召开
于传承中再认汉剧的坐标位置与艺术价值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如果说汉剧是京剧的‘母亲’,那么这位‘女儿’实在是太漂亮了,把‘母亲’的光辉遮蔽了。”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近日在汉召开,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福建的汉剧艺术家、学者共聚一堂,就各地汉剧传承保护工作展开交流。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郑传寅谈及汉剧目前遭遇的困境时说:“汉剧是京剧创生的重要基础,京剧把汉剧的长处都吸收了。京剧生旦净丑四大行,都有若干分支,实际上把汉剧十大行都吸纳进去了。把600多个汉剧传统剧目和京剧进行一一比较,发现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的有503个。”与会专家认为,与京剧相似度太高,是于汉剧发展不利的特殊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汉剧《宇宙锋》剧照

  剧团“缺水”,传承面临“断流”

  据介绍,汉剧是一个积淀丰厚的剧种,在行当上,汉剧有十大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而且以“末”为主,这是对自宋杂剧以来的戏曲行当的全面继承。在声腔上,汉剧的声腔是西北的梆子腔吸纳了长江中游民歌和方言的长处创造的一种新的声腔,它实现了南北戏曲音乐的融汇,张力很强。郑传寅认为,这些体现了汉剧艺术对中国古代戏曲的全面继承。汉剧对京剧的创生有巨大贡献,对其艺术形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不仅如此,它于昆腔、高腔、梆子腔三大腔系之外,创立了皮黄腔系,涵盖广东汉剧、常德汉剧、滇剧等数十个剧种。其历史地位不容置疑,艺术价值不能轻忽。

  由于种种原因,各地汉剧均遭遇传承乏力、创新不振,剧目演不了、观众成“路人”,人才荒漠化、院团边缘化等多重困境。如湖北地区——郑传寅介绍,1956年,湖北省和武汉市有24个公立汉剧团,1962年,武汉汉剧院的成立。粉碎“四人帮”之后至1982年,湖北省还有14个汉剧团,1990年至2000年,湖北省的汉剧团纷纷解体,目前仅剩“一个半”。经郑传寅统计,汉剧传统剧目中“一末”主演的戏超过一半,可是现在传承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四旦”“八贴”戏,“末”“净”的戏很少,“一末”“二净”“三生”“十杂”等行当演员紧缺,甚至“二净”基本上断档。

  汉剧在陕西称汉调二黄,清代曾是陕西第二大剧种,可与秦腔比肩。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丁科民介绍,起初二黄文雅、秦腔火爆,后来文人参与创作,秦腔变得文雅了,文武兼备,部分取代了二黄的功能,抗战时期,秦腔创作的抗战剧喊出了救亡图存的声音,符合当时社会的氛围、人们的心声,无论为群众演出还是慰问前线,都深受欢迎。抗战胜利之后,关中已经没有汉调二黄,陕南山区尚有,目前,陕西安康有1个县级剧团,商洛地区有3个县级剧团以演花鼓为主,还演汉剧,但只演折子戏,大戏演不了。

  闽西汉剧在福建省发展较为稳定,目前演出团体有18个,国有团体2个,民营团体4个,民间班社12个,从业者近500人,年总演出场次千余场。然而,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张帆介绍,目前这一剧种行当、唱腔均有失传。行当方面,重要行当乌净已经失传,没有了这个行当,在排演《史碑鉴》《二度梅》时,乌净角色只能改行当来演或者大段改音乐。声腔方面,闽西汉剧旦行唱腔甩腔、花腔多,落音方式丰富,有时声音拐一点弯,韵味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些细腻的行腔变化无法记录在曲谱上。闽西汉剧旦行表演艺术家邓玉璇要求学生在学的时候不要看谱,她说“不识谱最好,我一句一句教,教得最像我”,而邓玉璇等老艺术家都已高龄,传承任务尤显急迫。

  “好容易有一棵值得送到中国戏曲学院培养的好苗子,我们又要承担人才一去不返的风险。”广东梅花戏剧团团长、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李仙花表示,在她担任汉剧院团管理者期间,送了好几批人才到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有一部分不回来了,“我们要反思,为什么我们留不住人才。”李仙花认为,汉剧的历史贡献、现实影响被低估,导致汉剧从业者缺乏剧种自信。“汉剧5个分支,除了湖北这一支在省会有剧团,湖南汉剧在常德、广东汉剧在梅州、陕西汉剧在安康、闽西汉剧在龙岩等地,都地处经济条件较不发达的市县,人才吸引力、文化辐射力非常有限,中央政策难落实、资金支持难保障,令当地传承保护难上加难。”

汉剧《王昭君》剧照

  政策、研究“给养”,也要剧种自身“给力”

  对于李仙花提出的难题,郑传寅表示,需要逐步恢复一批汉剧团,而且需要省级院团,最好是事业单位、传承中心。同时,郑传寅还提出了文献编纂等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要突出个性,就需要研究,找到汉剧的特点之所在,发挥自身优势,不要走和京剧雷同之路。昆曲有《昆曲艺术大典》,豫剧有《中国豫剧大辞典》,汉剧至今没有一部史,没有大辞典,剧目材料遗失,很多剧本找不到了,演员资料也没有了,很少有人为演员写传记。众所周知,这些文献编纂参与者众、耗时长、经费高,需要政府立项,相关从业单位、研究机构共同参与。

  “安康汉调二黄申报国家级非遗成功,当地对其就比较支持,商洛地区没有申报成功,当地就不太重视,所以各地各级有关部门需要充分认识汉剧在中国戏曲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保护传承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丁科民表示,昆曲有《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粤剧有《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乌兰牧骑有《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汉剧也需要推动相关法规条例的出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些汉剧院团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湖南省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中心主任彭玲介绍,她的单位2012年以前是常德市汉剧团,由清末创设延续的班社同乐、文华于上世纪50年代合并而成。1983年,剧团将常德市艺术学校30多名学生整体招入,她就是其中的一员,如今保护中心延续这一培养方式,并将与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共同开设常德汉剧方向戏剧表演班,“成建制”培养常德汉剧后备人才。同时启动了剧目抢救录制工作,整理挖掘录制老艺术家的舞台影像,并计划对老艺术家进行入户采访,记录其风格、代表作等,做好资料梳理保存工作。

  针对各地汉剧不易走市场,生存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支持,剧团发展受资金制约的问题,李仙花表示,需要建立基金会,相关部门主导、领军人物牵头,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为此,李仙花表示,“角儿”就是影响力,各地院团要重视打造“角儿”,让有实力的演员得到奖项、树立声望,担当为行业发声的代表。“2021年新年戏曲晚会上,5地汉剧首次合演《龙凤呈祥》,得到观众和同行的认可,密切交流合作,将成为汉剧繁荣发展的有力因素。”李仙花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在艺术本体上给予了建议。他表示,京剧等剧种在今天往往强调演人物,不要演行当,为了创造人物弱化行当或吸收其他行当的营养,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具体到汉剧,其行当比京剧分得要细,而且特点比较突出,一些行当又濒危了,则需要回过头来强化行当的特点,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创造独属于汉剧的人物。剧目上,有研究说汉剧的一些剧目比如《草船借箭》等比京剧好,怎么个好法?需要深入挖掘,特别是要重视末角、生角剧目再发现,让汉剧特色更为凸显。舞台呈现上,在许多剧种尝试声光电乃至歌剧化、舞剧化呈现的潮流下,汉剧需要向固有的古朴风格回归,充分彰显其古意、母体身份,提高剧种识别度。在其流布的5个地区,从声腔、语言等角度入手,以特色剧目表现出当地的个性,塑造具有地域性格的人物。“杨兰春戏里的人物一看就是河南人,魏明伦戏里的人物一看就是四川人”,人物性格鲜明、地域性强,剧种特点也会得到进一步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