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赞扶贫工程,追梦圆梦在今朝
——歌曲《一个都不能少》的时代特征与艺术特色
作者:白晓炜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0年6月,随着新华网发布三首扶贫歌曲, 《一个都不能少》又一次受到全社会的极大关注。2019年8月29日,国家大剧院,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文联和中国音协共同推出一台名为“奋进新时代”的大型原创交响合唱音乐会,其中由屈塬作词、张千一作曲、王宏伟独唱,歌赞扶贫工作的独唱与合唱《一个都不能少》甫一亮相就引发现场观众的心灵共振和如潮掌声。余声未平,该作品又入选当年9月27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中华儿女》 ,由王宏伟、石倚洁共同演唱,再次引发好评与广泛关注。一首几分钟小型体裁作品为什么会让大家如此触动?除了大气流畅、抒情动听等烙刻“张氏”风格印记外,恐怕承载国人太多牵盼的作品内涵也是原因之一。该作品可谓既有思想高度,又有艺术情怀,亦是时代记录者、当代精神讲述者和中国文化自信代言者。故而,笔者就作品的创作时代特征与艺术特色加以分析。

  >>敏锐抓住时代契机

  古往今来的艺术作品无不反映了作品所处时代的文化气韵或民族精神,音乐、美术等概莫能外,其中,歌曲这种最为常见的艺术形式又有其独特之处。它既有抽象听觉感受,同时有具象文学描述,使之具备了表意抒怀功能,尤其是在描刻与展现社会时代特征方面有其他音乐形式所难企及的优势。回望百年中国,每逢特殊历史节点,歌曲都无疑是准确、适合也是最有力的表达时代的音乐形式,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无不印刻了时代特征,反映了彼时社会人心所向之风气。歌曲应褒赞时代大潮中哪些事物?愚以为除讴歌生命中真善美之外,一切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事物与活动都值得音乐家去书写、去赞美。扶贫工程当在其列。

  纵观中国历史,消减贫困为历朝历代所重视,是国人千古期盼。横望世界,扶贫工程毫无疑问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大事件。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意味着约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脱贫,这将是前所未有且举世瞩目的壮举,是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兑现的庄严承诺,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高度体现和当代践行,可谓利当代、功千秋。 《一个都不能少》正是敏锐抓住这一时代契机,以广大百姓热切期盼的大事件为对象,以千年追梦、今朝圆梦的时间节点为背景创作而成。该作品是新时代呼唤的精品佳作,是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唱的大手笔力作,所秉持的表达人心所向的创作主旨高度体现了作品时代特征和重要社会意义。

  >>歌词所蕴含的大情怀

  作品巧妙借用陕北信天游歌谣体,整体风格纯朴自然,极富陕北地方韵味,高亢飘逸中又洋溢着时代气息和浪漫主义气质。为何以陕北为创作素材对象,笔者以为可能出于这几方面考虑。首先,陕北在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特殊代表性。曾几何时这里是老少边穷之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受惠于国家政策与当代丰富能源资源,近年来一举脱贫。其次,陕北民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中的特殊意义。陕北民歌曾广为流传,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东方红》 《三十里铺》 《赶牲灵》等,以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不同体裁艺术作品更是数量甚多,秧歌剧《兄妹开荒》 、管弦乐《春节序曲》 、歌剧《兰花花》等等,举不胜举。另外,信天游承载的符号性意义。当年,中国共产党唱着信天游从陕北走向全国;今天,中国人民再唱新时代信天游,奔往小康,迈向世界。

  词作家屈塬长期耕耘西部文化沃土,曾创作过多首礼赞时代、脍炙人口的作品。 《一个都不能少》歌词结构为上下两段加副歌,开门点题,“一个都不能少,千里万里同怀抱;一个都不能少,追梦圆梦在今朝。 ”此立意甚为高远,两句歌词将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定位在历时性发展纵轴与共时性横轴的十字坐标,既是千年期盼,更是当代成果。歌词虽以陕北为题,但“千里万里同怀抱”的情怀绝不是偏隅一地,而是将视角迅速拓宽,以信天游为媒介将扶贫、脱贫的呐喊传向全国。“追梦圆梦在今朝”则唱出国人千年期盼,唱响了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新使命,更标记出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实现小康、走向复兴的新台阶。故而歌曲所蕴含的情绪极为开阔,并不限于陕北,是以陕北为支点表达全国人民的呼唤,是大视角,更是大情怀。这实质亦给作曲家创作出了考题,要求音乐表达不仅是陕北风格,还要有中华视野和世界格局。第一段词中“黄土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等貌似白描,实则景、情、赞交织一起,借景抒情,以景带赞。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中心,因过度开垦导致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小气候极差,曾经蓝天白云常有,绿水青山难得,秋冬枯色遍地,春夏黄沙漫天。党和政府退耕还林的政策让陕北焕发勃勃生机,古老陕北现新貌,小气候改善,雨水增多,黄土铺翠色,沙漠盖绿装,资源不丰厚的地方也可依靠绿色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活,可谓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第二段词中“朋友圈、点赞、追梦人”等这些词无不洋溢着时代气息,当年被视为观念陈旧、经济落后的陕北人不仅逐步富裕,思维也跟上了时代步伐,暗示着全国民众的同一话题、同一目标、同一决心,最后则是点睛之词:“在祖国温暖怀抱里,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

  >>音乐魅力与表达厚度

  创作《一个都不能少》 ,作曲家张千一以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为音乐创作的基本素材,其寓意深刻。 《黄河船夫曲》是陕北民歌经典,歌曲用“几道弯、几条杆、几个船工”等寥寥数笔和简单音符勾勒出民族精神所在,唱出了陕北人对人间沧桑的感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幸福的渴望,还有不屈服命运安排继而自强不息的抗争。这与扶贫工作所必备的坚韧不拔的品质完全嵌合,作曲家也由此借喻当代中国将以此精神奋发前行,作品音乐特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音乐的独特性与可听性的交融结合。影响歌曲广泛传播并引发受众关注的因素较多,但笔者以为音乐的独特性与旋律的可听性是其中两个核心因素。独特性是听者第一感受,具有独特性且辨识度高的作品不仅会让人耳目一新,更容易嵌入听众脑海。可听性是作品为大众所接受的首要媒介,回听中外经典歌曲,绝大多数都有让人悸动的美好旋律,故而可听性当是歌曲音乐第一属性。歌曲创作若在此无亮点,作品或许小范围能得到认同,但很难被大众接受, 《一个都不能少》在这点上无疑非常成功。

  出色的地域音乐风格把握与转化能力。作曲家张千一在捕捉民族性、地域性风格方面有特殊敏感性,创作这类作品无不是信手拈来、驾轻就熟。这与他多年走遍神州大江南北,深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广泛采风密不可分。作品起始男声声部轻声唱出“一个都不能少”时,缥缈的半声音色仿佛是远方传来的召唤,道出当代中国共同富裕的心声,似中华民族千年的期盼,唱出了消减贫困、共同小康的意愿。歌曲首句往往非常重要,可视作整首作品音调动机,同时确立音乐风格。“一个都不能少”首句旋律与陕北音乐风格高度吻合,音调原型来自《黄河船夫曲》 。随乐队由部分声部逐步扩展到整个乐队从弱至强的奏响,引导合唱再次唱出“一个都不能少”时,声音转为震耳欲聋的呐喊,仿佛爆发出时代最强音,犹如亿万中华民众向世界发出的呐喊与宣言。作品流畅而充满张力,独唱部分是鲜明的信天游风格,音乐语言及旋律进行与陕北民歌风格高度嵌合外,节奏把握也特别准确,与陕北方言非常贴合。陕北方言重音经常落第二拍或后半拍,民歌中经常出现重音后置现象,作曲家敏锐抓到了这一点。有的采用节奏手段表现,有的采用音高错位带来重音后置感表现,如此等等特色音调与特殊节奏律动共同构成作品陕北音乐风格特征。虽是陕北风格,但细究作品音乐旋法,会发现是作曲家根据陕北音调特色的自主构思与创作,具有作曲家独特的个人风格特色。

  作品艺术处理讲究细腻且颇具匠心。如作品前两句,歌词完全一样,但音乐处理全然不同,情绪差异很大。音乐明显呈现出空间和时间的错落与对峙,既是情节化表现,也有场域化对比,充满强烈戏剧性张力。首句轻声并带有泛音的空灵歌唱,象征着在《黄河船夫曲》为素材的音乐呼唤下,来自边寨、大山、海岛、草原等四面八方的人民逐渐聚合,团结一起推出强有力的第二句。这种旋律几乎相似的两句由于音乐处理不同,音乐出现两种极致反差,这在以往合唱作品中较少出现,为此作曲家不仅在谱面专门标注,在具体排练过程中同样大胆坚持这样的音乐处理,故而有了这种充满戏剧张力的艺术效果。虽然从长度上看,该作品属于小型作品,但经过作曲家力度布局、声音布局、和声布局、结构布局等不同技术性手段整合,具备了大型作品的音乐魅力与表达厚度。

  洗练乐队语言与流畅声乐旋律完美结合。不少交响合唱或者歌剧合唱唱段,或多或少存在合唱与乐队音响平衡问题。本首作品男声独唱出来后,整个乐队顿时安静下来,近乎极简主义风格弦乐声部小提和中提声部以及竖琴部在淡淡托底,加之轻快的长笛点缀和略显俏皮的单簧管,音乐顿时飘逸灵动,似如歌曲在黄土高原的天高云淡下悠扬激荡。这种音效充分体现出作曲家的乐队把控能力,可谓有独特“张氏”器乐风格,和而不燥又色彩斑斓,音乐不复杂但音响效果极为恰当合适。这种器乐语言其实在作曲家张千一早期作品中就可窥见,如他青年时代就获全国交响乐比赛金奖的《北方森林》 ,就流露着这样的音乐气质和类似技法,犹如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点描,留白处充满空灵意境。在这样的乐队效果的烘托下,更衬托出歌者声音宛如流星划过夜空般清澈透亮,人声与乐队交融一体,听觉感受极为舒服。管弦乐队在呈现中国五声风格时主要以弦乐和木管声部为主,淡雅而轻快,铜管声部很少出现。反之,当合唱声部突出欧洲音乐风格时,雄浑有力的铜管声部相伴而现,音乐大气恢弘,充满力量。

  作曲家借鉴与适合、本我与融合以及对和声中国化的思考与探索。百年前自赵元任等人开启了欧洲和声中国化道路,又有黄自、黎英海等先贤不断追寻和声中国化、本土化实践,这实则是中国作曲家探寻借鉴与适合、本我与融合的发展道路。这条路始终延续, 20世纪80年代音乐界掀起基于现代音乐语言的创作热潮之时,张千一等众多作曲家更是苦苦探寻如何创作既基于现代性表达,同时蕴含中国文化特质与民族音乐特色的作品。如他本人远有《北方森林》 ,近有《我的祖国》 ,色彩丰富的和声结构中鲜明地突出了中国气韵。本首作品也体现了这点,独唱部分意味中国声音,突出调式和声的民族风格,合唱部分代表与世界接轨,无论配器与和声都是鲜明欧洲风格,两种风格相交织一起预示中国要充满文化自信地立足华夏、走向世界。虽是两种音乐风格,但相得益彰,相互对比中形成互补,差异中相互融合,音乐效果极佳。

  《一个都不能少》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即将实现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艺术家用高超艺术手段反映时代,对新时代重大事件从精神层面深刻挖掘的作品。作品将脱贫工程纳入特定区域的历史长河与时代发展背景中加以描刻,展现了即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这个波澜壮阔历史时刻到来时国人的热切期盼与真情实感。作品用精美的民族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揭示了当代中国精神,不仅体现着中国文化自信,同时是时代记录者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者,更是艺术家勇于攀登艺术高峰的体现。歌词与音乐均体现了艺术家的大情怀与大视角以及始终遵从本我、礼赞时代的创作方向,音乐创作鲜明体现了作曲家一贯的创作风格,音乐写作的独特性和可听性,地域风格把握与转化力,洗练的乐队语言,继而映射出借鉴与适合、本我与融合的当代音乐创作方向。

  词曲作家将自己的创作融入时代发展浪潮,以其准确细腻的笔触和大气恢弘的旋律记录了时代的美好,描绘了时代的奋进,见证了时代的发展,用文字与音乐凝刻成时代符号。相信《一个都不能少》也必将成为时代符号。

  (作者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