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举办学术论坛,研讨“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历史演进和发展前瞻”——
中国电影人要拍出自己的个性
“面对新的环境,中国电影教育应开启怎样的新思路? ”
在10月17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历史演进和发展前瞻暨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学术论坛上,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他同样说出了自己的思考:中国电影教育应该坚持“中国特色” ,构建中国电影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坚持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以交叉融通的创造性思维,培育更高质量的高端人才;同时坚持传承与创新,不断创新电影教育的理念与思想、体制与机制、模式与方法。
时值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新中国的电影教育也迎来了70年的发展节点,在学术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前瞻”的主题进行了研讨。
70年, “一部部优秀作品”铸就电影教育口碑
在胡智锋看来,新中国电影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50年至1978年的创建期,以陈波儿、章泯、钟敬之、吴印咸等为代表的北京电影学院老一辈创建者开创了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基本框架与范式; 1978年到21世纪初的发展期,电影教育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21世纪初到当下的转型期,中国电影开启了产业化的探索历程。
70年的发展,在电影教育方面,“北京电影学院成为新中国电影教育的主力军,位列世界电影院校前茅” ,正如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钱军所说, 1950年建立的中国第一所电影高等专科学校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开启了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历程。1956年,该研究所改为4年本科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钱军认为,“一批批优秀校友、一部部优秀作品”共同铸就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口碑和名声。
而这“一批批优秀校友、一部部优秀作品”也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65年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导演谢飞回顾了北电导演系的发展历程,说到1976到1984年这一时期时,“导演系一共招了28名学生,绝大多数后来都拍过电影,‘存活率’高达89 %” 。在谢飞列出的名单中,包含了陈凯歌、黄建新、田壮壮等著名导演,“很多学生的艺术生命到今天都没有结束,他们还在继续工作着” 。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也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科的建设情况:“从1987年在中文系建立了戏剧影视教研室,到1992年设置戏剧影视学科。1993年‘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点的建立, 1995年建立电影学博士点,并同时拥有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全部硕士点……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黄会林认为,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独具特色的学术研究和卓越的社会服务,使北师大成为“国内戏剧影视教育的开拓者” 。
“我们自己的‘国产’毕业生都很有才能,在各个领域都作出了贡献。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齐士龙谈道,当今的电影行业,很多电影人看重于“学外国” ,“美国花几年的时间、用几亿美元拍一部电影,某些中国导演盲目地说‘我也要拍’ ,我觉得中国电影人还是要记住自己的个性,在电影拍摄中发挥自己的个性。 ”
“一个国家想要繁荣,必须重视教育,而艺术教育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电影艺术教育同时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齐士龙表示。
未来,电影教育教学模式应该进行深入改革
“现在,很多学生有着更多元化的视听追求。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表示,这种新的变化,为电影学院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问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影教育也面临着新的环境,胡智锋将它总结为:新全球化、新融合发展、新电影和新教育。“新环境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它对我们的电影教育,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希望。 ”胡智锋表示。
对于“新挑战” ,长期工作在电影教育一线的谢飞有着深刻的体验,他表示,电影教育的教学模式应该进行深入改革。“对于本科教学来说,应该更加注重影视制作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谢飞提出,应开展视听创作与制片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在学生入学后,允许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择细分专业” 。
对于学院中的电影教育,齐士龙也有自己的看法。“很多人问我:当演员为什么非要上大学?培训班出来也可以演戏。我回答:演戏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人生。 ”齐士龙认为,电影学院不同于普通的培训班,它是一种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不只是教授技巧或技术,而是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重视“实用性”的同时,“学问也不能忽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