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寿阳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寿星文化之乡”的称号,并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寿文化旅游开发专业学会——“寿阳寿星文化产业学会”,确立了其在我国寿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鹿泉山寿星文化休闲度假区规划是对当地寿文化的进一步发掘、整理与提升,并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进而形成寿阳独特的寿文化产业,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具意义的实践活动。
鹿泉山寿星文化休闲度假区的规划与建设,将在充分发挥鹿泉诸山的生态屏障作用基础上,拟建成融景观观赏、科普教育、游憩活动和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景区,旨在提高游客的健康系数、增加其幸福指数,实现当地自然景观、人文积淀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在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具有高品位的户外活动空间的同时,也有望使其成为区域性旅游度假目的地。
规划拟使整体空间呈“一体两翼”布局,其中,“一体”是指鹿泉主峰、纱帽翅之间到黑水村的“V”形区域,“两翼”是指从主体部分延伸到东北部的北神山、西南部的罕山两大区域。
规划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寿阳县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改善投资环境,引导经济结构向发展第三产业方向调整,解决村民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为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寿阳县寿星文化资源丰富,在现代人普遍追求游憩、健康的大趋势下,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可实施龙头带动、重点推进、梯次开发的战略,以鹿泉山寿星文化休闲度假区为龙头项目,逐步开发如寿文化博物馆、健康长寿系列商品等项目,为改变寿阳县经济结构相对单一、收入差距较大的社会状况,为
本地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区位经济概况
寿阳县地处山西省中东部,西部紧邻太原市和晋中市区,东与阳泉、平定、昔阳山水相连,南接和顺,北与盂县、阳曲隔山相望,是太原市的东大门,距北京396公里,高速车程为5小时左右,距太原69公里,高速车程为30分钟左右。石太铁路、太旧高速、307国道等交通动脉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全县国土面积2110平方公里,所辖14个乡镇、206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5万人,耕地面积104万亩,宜林宜牧面积130万亩,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被中国农科院列为晋东豫西旱农开发试验区,同时还是华北细羊毛基地县和山西山区杂粮豆类开发试点县,是全国重大的绿色无公害茴子白集中产区。全县已探明煤炭总储量200亿吨,为全国重点产煤县,年生产能力500万吨,境内铝矾土、石膏、石料、紫砂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寿阳地处阳泉、晋中、太原三市“金三角”之间,因此,可以说,本规划区域地处山西最具消费能力的市场包围之中,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区域经济环境无可比拟。
二、生态环境及人文传统
寿阳四周环山,枕恒岳、络太行,整个地形西北部、北部较高,向东南逐渐倾斜,呈阶梯状分布,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鹿泉诸山发源的主要河流有属汾河水系的白马河、潇河。主要植被山地以针刺密灌为主,有油松、荆条、醋柳、绣线菊、六道木等,丘陵以早生草灌为主,零星分布有各种水果、干果、木材树,河谷以草本植物为主,零星分布有杨、柳、榆、槐、松、柏等。
寿阳属大陆性气候,是寒温干燥区和寒温半干燥区,其特点是春秋季短暂不明显,夏季凉爽无炎热,冬季长而寒冷,故有“冷寿阳,春晚无花秋早霜”之谚语。居潇河中上游,县境山脉均属太行山系诸山之尾。
寿阳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根据史书记载,尧始分天下为九州,舜时“以冀州南北阔天”更制并燕、幽三州,共十二州,寿阳属并州。从公元前11世纪末起,至公元前376年晋亡止,寿阳先属晋,三卿分晋归赵国,西晋太康年间建县,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寿阳名胜古迹众多,如石门禹迹、冀家垴烽火台、赵简子墓、羊舌大夫庙、朝阳阁等。目前,民间各种形式的社火活动在当地颇为流行,很多都反映出其历史悠久、人文浓郁的特点。
据《寿阳县志》载:“象征长寿、吉祥的南极仙翁就出生在寿阳鹿泉诸山脚下的黄岭村。”最近经中国民协组织专家考察论证,特别授予寿阳“中国寿星文化之乡”的荣誉称号。
三、具有的六大功能
生态防护功能、休闲度假功能、文化娱乐功能、科普教育功能、示范带动功能、景观美化功能。
四、资源现状及历史传说
鹿泉山
鹿泉山,寿阳县最高峰所在,也叫长寿山、鹿儿神山,海拔1717米,植被覆盖率超过70%,也是寿阳的“镇山”,当地老百姓对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鹿泉山不仅仅是一座山,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同很多文化现象联系在一起。
寿星殿
寿星殿规模较大,“文革”以前的数百年间是当地香火最为旺盛的地方,“文革”期间被破坏后,目前仅存庙宇下面的石窑洞及部分院墙,但其基本轮廓依稀可见。
不老泉
在寿星殿前,有一眼直径几十公分的水井,里面的泉水清澈凉爽、甘甜可口,终年保持着固定水位,据说饮用此泉可祛病延寿,是鹿泉山宝贵的旅游资源。
南山松
在鹿泉山上通往寿星殿的山路上,有几棵高20米、直径逾60公分的油松,树龄估计有几百年,同时,民间有很多关于这些古树的传说,它们是景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
延寿桥
在鹿泉山上通往寿星殿的山谷中,有一座石质桥梁,此桥历史悠久,传说跨过此桥能够延年益寿。
寿星洞
寿星洞传说是当年老寿星生活的地方。古代鹿泉山,供奉的主神是老寿星,这里气候好,尤其是夏季极为凉爽,具备古人对长寿福地要求的条件,因此传说中这里是南极仙翁生活地所在。
万福洞
平头鹿泉山寿仙谷内,洞口阔6米,洞深8米,洞内终年凉爽,从每年的11月到次年6月,洞中的冰柱、冰凌、冰花景观颇具观赏性。
奇石景观
在寿仙谷内,两旁分布有很多巨石、奇石、美石,增加了景区的观赏性,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可使其与景区的主题相适应,灵活地表现寿星文化内容,对其进行充分合理的应用。
飞仙台
飞仙台由一块巨石构成,形状远观像一金元宝,传说中这是当年老寿星成仙的地方。
山神庙
位于寿仙谷入口处,为民间自发祭祀山神的地方,这种民间信仰具有极大的生命力,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人与环境共存共依的外在反映。
野山桃
在寿仙谷内分布有漫山遍野的野生桃树,每年三四月份桃花处处盛开,生机盎然,堪称一大自然美景。
鹿泉山雪桃
鹿泉山雪桃远近闻名,三九天桃子可以成熟,当地人称其为“雪桃”或“寒桃”,古人王琼写过一篇《寿人祈仙》的笔记,曾对此有所记载,当时祈仙人曾问“盛冬安得有此物”,又说“此土之冬,非他境之夏乎”。
黑水村温泉
黑水村温泉目前虽已无流量,但数年前曾是当地一大景观,而且现在当地地下水位较高。温泉位置在黑水村广场南侧,其给当地留下了很多关于它的民间传说。据分析,产生温泉的岩脉还存在,黑水村作为景区的交通枢纽,温泉资源的开发具有很大开发潜力。
福田寺
始建于元代,位于平头黑水村,曾作为黑水村小学校舍使用,现已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加以科学整修,可极大提升整个景区的品位。
黑水村广场
此广场位于黑水村公交车站南侧,面积约1000平方米,用水泥铺地,内有寿星雕塑、凉亭、梅花鹿雕塑等,是一个开展较小规模群众活动的场所。
窑洞
值得重点提出的是,寿阳是以丘陵为主体的地形,窑洞是极为普遍的民居形式,其实它是古代穴居的遗风。窑洞有土打窑和圈窑之分。土打窑是依崖而掏的窑洞,多在向阳地带,圈窑有砖、石和土坯圈三种,这些都是寿阳的典型农家风情。
民俗景观
目前,还有一些典型的民俗景观散落民间,特别是在相对偏远的村落,如靠近本景区的山底村,当地的土墙、水井、院落、生产生活用品等还保留着古朴的风格。一些传统的节庆活动方式,如背棍、傩戏等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与文化内涵,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受其影响村民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乡间民俗景观也在迅速消失之中。
罗松院
位于黑水的宋代寺庙,其建筑年代久远,建筑形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原有格局基本保存良好,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大吸引力。
北神山
山上原建有轩辕庙,是目前民间祭拜活动的主要场所,香火旺盛。据《鹿泉山仙翁志》记载,位于鹿泉诸山之北,两山相隔十余里,南北一川通贯,遥可相望,是轩辕黄帝供奉其师广成子神龛并得道成仙的地方,又名长寿山。
黄土沟壑景观
黄土沟壑景观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与观赏性,对于我国其他区域的游客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旅游线路设计时,可适当增加这一板块,充分展示地域特色。
罕山
位于鹿泉主峰西南部,距离太原市20公里左右,为太原市东部之屏障。据记载,《魏书·地形志》作“旱山”,《图经》作“看山”,传说,因大禹在此山看到鹿泉山顶有一骑鹿老人飞天而得名。
纱帽翅
位于寿仙谷北侧,山谷的形状很像乌纱帽的两翅,又由于“鹿”谐音“禄”,“泉”谐音“全”,加在一起便是“禄全”,故本山岭长期以来受到当地人们的祭拜。民间常有“加官进禄”、“福禄寿”、“加官进爵”、“马上封侯”、“连升三级”等题材的年画、吉祥图案等。
民俗活动
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平头镇沟北村、韩沟村至今保留着明代以前流传下来的轩辕战蚩尤戏,当地人称为“闹鬼”的祭祀活动,当地的竹马、剪纸等都极具开发价值。
传说故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些美丽的传说与故事,附着于山水之间,平添了许多生气。如寿阳是中华人类筷子的发明地,九九重阳节始于寿阳,象征国寿轮回的《推背图》成于此等等。此外,散落民间的传说故事,如三斩卧龙岗、黄帝与寿仙翁、黑水村的传说、南人盗水故事等都具有很大吸引力,承载了很高的文化价值。
寿阳县朝阳阁
寿星文化广场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