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成:小小鬃人演绎盘中大戏
作者:本报记者 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白大成轻轻敲打铜盘,盘中人物就会舞动 本报记者 张悦/摄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民间鬃人制作艺人白大成、面塑制作艺人张宝琳、剪纸艺人刘韧的寓所前段时间挂牌成为北京市首批“家庭艺术馆”。很多专家认为,这些成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示范点的“家庭艺术馆”将在弘扬民间艺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日前,本报记者对白大成进行了专访。

  白大成是北京的满族后裔。鬃人首创是老艺人王春佩,他去世后将这一手艺传给儿子王汉卿,王汉卿后将手艺传给白大成,现在鬃人制作手艺唯白大成一人继承。

  1978年白大成根据京剧剧目制作的鬃人“八大锤”,从造型到艺术风格都是对师承的发展,在题材上白大成更有许多新的开拓。

  白大成家住后海的一个独家小院,在记者看来这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在开动脑筋忙于策划各项民俗活动的同时,也在经营着自己的人生。

  和许多老艺人家里不同,白大成家的四壁摆满了展柜,除了自己做的鬃人“占领”了一个柜子,多样的收藏简直让人目不暇接。那汉代的俑人,硕大的兔儿爷,各样的瓷瓶以及数不清的面人、泥人,五花八门。白大成说这些东西都是自己从四处搜罗来的。

  老北京的“玩意儿”

  跟鬃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白大成说起鬃人来滔滔不绝。鬃人是受到皮影戏和京剧艺术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能够舞动的戏曲和“花会”人物。据白大成介绍,鬃人产生于清末道光年间,老北京人称其为“铜盘人”,或称之为“盘中好戏”。1915年,北京鬃人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银质奖,从此名声大噪。鬃人是用胶泥做头和底座,用秸秆做身架,外绷彩纸(或色绸)外衣,并絮少许棉花,然后依据人物故事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底座粘一圈约二三厘米长的猪鬃,便制作成一个生动的鬃人,数个鬃人组成一组戏剧人物,置于铜盘中,轻轻敲打铜盘,靠猪鬃的弹力,盘中的人物就会舞动,此为北京民间工艺中的一项绝活。

  在旧社会,过年的时候,富人有钱到戏园子听戏,而穷人也要图个过年的热闹啊!于是,花几个小钱买几个鬃人带回家,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把买来的鬃人摆在铜盘里,小孩儿们用手不停地敲,嘴里唱着叫着,盘里的人物颤颤巍巍地舞动起来,这就是穷人家过年的一个乐儿。当然这“买玩意儿”也是当时的孩子们最惦记着的事。白大成说,清末,随着京剧的兴盛,一家姓王的就开始研究出这些鬃人,它和那些走街串巷卖给小孩儿玩的“耍货”玩具不一样,在隆福寺的庙会上,有专门的摊位,蓝布蒙着的货架子,一层高过一层,便宜的也有,贵一点的也有;单个的有,一整出戏的也有。一家老小看着自己喜欢的买上一组鬃人带回家,把它们放在盘子里,不用请戏班子,在家里就可以唱“堂会”。

  拜师学艺终有成

  白大成如今60多岁,从小受父亲的影响,非常喜爱京剧,也喜好书画,但是造化弄人,上大学时,他却学了飞机制造专业。19岁因病休学,白大成在这期间画了很多的画。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听邻居说不远的胡同有一位做鬃人的老先生,于是就跑到人家那里登门拜访。这位老先生就是王汉卿。白大成说,“因为这玩意儿太吸引人,又有戏又有画,都是我喜欢的,王先生一看我打心里面喜欢又手巧勤琢磨,就将手艺教授给我。”

  王汉卿是回民,他们相传了两代,到20世纪40年代因为战争频繁,靠鬃人手艺已不能养家,所以市场上也见不到鬃人了。但喜欢鬃人艺术的白大成并没有想到今后从艺的艰辛,他心里只有喜欢。学了手艺后,1959年、1960年那会儿,国家鼓励手艺人自谋生路,并且鼓励家传,于是白大成就给北京市委写了封信,希望恢复鬃人这项手艺的制作,北京市委也很重视,于是特批了给他的营业执照。从此他就以做鬃人这项手艺为生,“文革”当中也没有停止。到了1979年,全国工艺美展在北京召开,白大成就做了两套鬃人带到美展上展出,那时国门开始打开,而旅游项目也渐渐开始启动,白大成这独家制作的鬃人很受欢迎。

  既是偶人,也有灵魂

  白大成珍藏着以前老艺人做的鬃人,个子比较矮,工序比较简单,一个胶泥座,下面粘上一圈儿三四毫米长的猪鬃毛,在上面插上一截儿高粱秆儿,从秆上横穿一根铁丝,折出个胳膊造型,外面再给小人“穿”上衣服就行了。但是和现在改良后的鬃人比起来,它就有许多不足,比如动作千篇一律,动作感不强。

  于是,白大成针对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改进,首先是个子长高,显得比较大气,在道具和服饰的制作上就更加费心。因为白大成对京剧很熟,所以什么人什么扮相也就熟记于心,花翎、护背旗、肩、领、袍,和真人的装扮丝毫不差,衣服因为是绸布的太软不挺括,于是就在反面裱上一层宣纸,这样就硬挺多了。其实做鬃人的原材料并不昂贵,关键是手艺人用不用心。白大成说:“你看这些衣服都是下脚料、去戏装厂买回来的零碎绸布,找来我们吃的那种白色大药丸涂上金色颜料,或者用塑料泡沫切成多面体的大锤,用珠子串在木杆的一端,闪烁发亮,就做成了一盏灯笼。”

  白大成是爱戏的人,也爱听戏。他说,“有一些京剧演员唱得好,但是总觉得少点什么,那就是气质。什么叫京剧表演艺术家?人家演的是人,而不仅仅是唱出来念出来的戏词。做鬃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是可以仿图片做的,但是把握不住这偶人身上的神韵,就做不好鬃人。人物是有交流的,眼神怎么样,头怎么侧一点,脚抬到什么样的高度,都要真正懂戏之后按照剧情的需要来制作。如果单纯仿照,脸盘、服饰都很像,但是那是木偶,没有灵魂。所以保持这种活灵灵的艺术特色其实挺难的,也挺矛盾的。如果流于批量生产的话,就丧失了这种手工制造的灵气了。”

  如今白大成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更加有效地激活了人们对于民间工艺的兴趣,现在他正积极和一些博物馆或民俗展览馆联系,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做一些义务的展示和讲座。鬃人工艺展示的成功使得白大成也越来越有信心。他说:“许多老手艺人比如‘毛猴曹’、‘面人郎’、‘泥人张’、‘风筝哈’等等,都不是自封的,而是人们对他们手艺的一种认可和欣赏,所以老艺人们都很珍惜自己的名声。我也同样感到荣幸,因为我是这些老人中最年轻的,也希望趁着还能够活动活动多做点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