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在北京音乐厅唱响“雨后彩虹”——
“阔别”舞台给予艺术更多思考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8月8日,“放空”196天,北京音乐厅终于又响起美妙的歌声和愉悦的掌声。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以一首混声合唱《雨后彩虹》向观众宣告复演。

  “雨后彩虹”合唱音乐会是自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交响乐团首次在音乐厅举行的、有观众参与的演出。一开场, 《雨后彩虹》 《祖国慈祥的母亲》 《大江东去》三首混声合唱,以歌咏生活、颂赞祖国、抒发壮怀向观众献上重逢的问候; 《铃兰》 《满天的花哟满天的云》 《永隔一江水》三首女声合唱向观众诉说久别的思念;混声合唱《万泉河水清又清》 《游击队歌》 《在太行山上》 《月亮代表我的心》 《牵手》 《菊花台》 《军港之夜》 《思念》等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经典曲目令观众倍感亲切;哈萨克民歌《等你到天明》和《欢乐的那达慕》两首男声合唱邀各民族同胞共赏;混声合唱《忆秦娥·娄山关》 《沁园春·雪》既是“俱往矣”的感怀,也是“风流人物”的礼赞,在观众不息的掌声中,歌者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反复吟咏,成为演出意味深长的结语。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合唱团还不能以全员阵容演出,到场观众也不能超过坐席数量的三分之一。尽管如此,曲目依然精心编排。合唱团指挥王琳琳介绍,音乐会汇集了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经典合唱曲目,在耳熟能详的旋律和字句中,寄寓了大家半年来经历疫情的共同记忆,寄托了身为文艺工作者为大众、为社会奉献艺术的殷切盼望和坚定决心,千言万语都裹进饱满的声音里—— “对生活的感触、对生命的感悟、对艺术新的认知,大家是怀着这份厚重演唱的” 。

  近7个月“阔别” ,舞台、观众之于艺术家的意义得到了更深的开掘。 “不仅观众需要音乐,在舞台上工作,也是歌唱者、演奏者的需要,他们在排练中专注的程度、创作的状态,甚至比疫情发生、演出停滞之前还要好,这场音乐会在每个人的艺术生涯中会写下难忘的一笔。 ”王琳琳说。

  “想念观众”是艺术家共同的心声。“我们一直在家练习,保持专业状态,等待着重新登台,今天大家心情都特别激动。 ”女高音声部副首席李朔说,观众对于歌唱者的意义是非凡的, “台下有观众,哪怕是很少的观众,也是有交流的。我们能从他们的掌声、眼神中感受到回应,哪怕他们没有表达出来,只要产生共鸣,我们就能感受到。 ”李朔说,在演唱中,观众经常会给予积极的反馈,甚至会打着拍子、跟着唱,这也是他们在释放感情,“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们就得到了回报” 。

  不能登台的日子,艺术家对合唱艺术有了更深的思考。王琳琳说,疫情防控期间录制了不少线上作品,但是,无法替代现场演出的效果, “很多线上作品是艺术家单独录音之后合成的,无论是合唱作品还是交响乐作品,都需要大家聚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最好的效果,他们除了演唱、演奏自己的声部,还需要倾听他人,合唱、交响乐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

  音乐厅与音乐更是密不可分。“演出是真正的创造,有时候这种创造的成果连艺术家们自己都意想不到。 ”王琳琳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无数次排练,为的只是那独有的一次呈现,真正的创造可以揭示音乐的美,并把它如实地传达给观众,这一切都是在音乐厅发生的,这种揭示与传达每一次都不同,不可能重复。 “这种创造给予观众的审美体验是深层次的,在音乐厅,更是全方位的。它和观众通过音响、耳机,以休闲为目的的聆听完全不同。 ”

  多年演出经验令王琳琳能够感知,有时候,观众的掌声是礼节性的,在被打动的时候,掌声就会发自内心,“演唱到柔软的部分,观众内心的柔软就会被唤起” 。王琳琳说,音乐给人的触动是极其细腻的,观众坐在音乐厅里,感受力也会变得敏锐,他们的感受会参与到艺术家的创造中。“这种没有语言的、直接的充分交流和共同创造,只有同处一个空间才能完成。 ”

  “合唱艺术和独唱不同,独唱更多的是体现个人的音色、特点,合唱是集体艺术,它包含着多个声部,具有丰富的织体,这么多声音交汇在一起,在演唱中要和大家融为一体,尽量不要突出自己的声音,为作品需要的声音调整自己。 ”李朔说,这是一种团结协作的艺术形式,作为专业合唱集体,他们期待着这样的演出为全国各地的社区、校园等合唱集体示范,在国家、社会正需要齐心协力的时刻,以合唱的形式凝聚起大家共同去做一件事情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