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编剧:教什么?怎么教?
——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文学编剧类)的启示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align="left"> “每个人的人生阶段、写作背景、文学准备、生活阅历不一样,文学不是木匠打楔、鞋匠穿针走线,文学更多的是一种内心体验、价值观念的表达,是创作者用文学形象、修辞手法等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历史的判断,这不是手把手能教出来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教?教什么? ” 7名入选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文学编剧类的学员近日完成年度考核,盐城市剧协主席、国家一级编剧陈明谈及带徒心得,提出了编剧人才培养的一道共同难题。</p>
<p align="left"> “我们有时候感觉中戏、上戏、国戏等专业院校的戏文系成才率并不理想,而一些并非出自这些专业院校的人才却成了编剧行业的领军人物。 ”本次年度考核评委、江苏省剧协名誉主席汪人元说,编剧教学是一个尚待研究的课题,编剧人才如何养成,更是一个复杂的教育方法问题,“编剧的教育方式、成才道路,我们对其中规律的把握还不甚清晰,在摸索的过程中,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就很有必要,既要包括课堂上专业技法的传授,也要借鉴传统的‘传艺’模式” 。</p>
<p align="left"> “我的教学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授课,我会把一些共性的创作规律和编剧技法传授给她,帮助她积累创作方法,另一方面是交流——编剧培养要尊重个性。 ”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罗周介绍,她负责指导的是常熟市剧目工作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霍进芳,“她会把作品或大纲发给我,比如去年她编剧的锡剧《@所有人》上演,从剧本构思、人物设置到具体的每一句唱词、念白,我在每一环节帮她把关,我们共商完成,交流沟通非常密切” 。完成剧本写作后,进入排练阶段,罗周和霍进芳一起和演员对接、读剧本,文本立上舞台后,她们共同做了详细的剧本分析,认真经历了一次从文本到舞台的全过程。“文本不搬上舞台,创作者很难了解文本和舞台的关系。一些作品文本上可能不错,在舞台上或许会出现问题。舞台是全面的、综合的艺术,文本的创作者和导演、作曲、演员、舞美、灯光等都要对接,只有案头经验,对舞台艺术的编剧来说是不完整的。 ”罗周说。</p>
<p align="left"> 授课、交流两方面对应的是剧本创作既要把握规律,又要有创作者自身的特色。“所谓‘不可无常规,岂能不例外’ ,教了编剧的基本法,还要帮她发现自己可贵的特色。年轻创作者对自身创作特点的了解不是很清晰,他们可能没有充足的经验,还没有找到自身的长处和最有价值的质素,我们要帮他们发掘和张扬出来。 ”罗周说。</p>
<p align="left"> “事实证明,由成熟编剧对年轻创作者的作品直接进行指导或共商创作,在实践中共同感悟戏剧创作的内在规律,这种一对一、师徒密切结合、熏染式的教育方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汪人元对“传艺”传统的复归十分赞许,在他看来,一对一的“传艺”比起学校的课堂教育,是把技能的传授和做人从艺精神的传承融合在一起,除了专业内容,老师对艺术的赤诚、人格力量的浸润,会在“传艺”中产生难以想象的作用。</p>
<p align="left"> “一方面,这种师徒关系相互知根知底,老师知道学生的长处、短处,了解他的兴趣范围、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写作经验等,以此为依据,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影响和指导,比课堂上照本宣科的教育更有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的,不一定是老师有意识传授的,有一个学生说,在跟随老师学习的一年中,老师那种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让学生感受到‘好像老师老是领着我在跑’ 。 ”汪人元说,这看起来并不是技能的传授,但却有利于一个人品格、素质、修养、境界的提升。另外,汪人元认为,这种培养方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这些老师不一定是专业院校的老师,也未必是学术领域的研究者,未必有系统的理论储备,但他们有令人景仰的编剧实绩,和在编剧生涯的实践中体悟到的创作经验,这种“过来人”的扶持,对年轻创作者的成长特别有帮助。</p>
<p align="left"> 对此,罗周深有体会。她说,自己从前创作比较率性,对规则把握不是很娴熟,“恩师张弘先生毫无保留地将他半个多世纪的戏剧创作经验与我共享。有时,在进行材料掂量、题材构思时,我就和他沟通、商量,收获了他的指导和建议。在成长过程中,我又很庆幸地获得了很多创作和剧目上演的机会,剧本经过排演,不断得到验证,就这样一步一步找到了自己的创作特色。 ”罗周说,恩师的教导方式,她如今传承下来,用以帮助更年轻的创作者。</p>
<p align="left"> 在陈明看来,在编剧教学中,“教”的涵义,是让成熟的创作者把写作道路上经历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一对一地告诉年轻的同行。“每个创作者都不同,但也有共性,比如怎么做人,怎么对待祖国、人民,这是可以传授的。不同阶层的创作者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这一代更多的是把自身创作道路上的抉择、生命历程中领悟的道理告诉他们。 ”陈明还表示,徒弟也可以推动师父,“年轻人的思想敏锐、观念开放,在学术上自由、灵动。和我们这些20世纪50年代的创作者不同,他们的起点很高,有眼界、有想法,有很深的阅读功力,在这些方面,我们不如他们,这样一种师徒关系是相互触动、推进、渗透的,年轻创作者促使我在写作中不断完善、提高” 。</p>
<p align="left"> “传艺”的方式也令传授者对年轻编剧的需要有更多了解。在罗周的视野中,现在年轻编剧对戏剧的专注力稍显不足,“他们生活、工作比较繁忙,较少全身心地投入创作,每年的创作也有限,这对于早期从事创作的人来说是不够的”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罗周表示,编剧技巧要长期不懈地磨练,偶尔写一部,很难有效积累。罗周还看到,年轻编剧比较缺少实践机会:“只埋头于书案的编剧难以深入了解文本和舞台之间的关联,希望给年轻编剧更多实践机会,或以小剧场、坐读坐排、创作实践基地等方式,让他们的创作能与二度三度创作积极对接,得到舞台的检验。 ”</p>
<p align="left"> “他们需要明确写作目的——我们为谁而创作;需要了解、尊重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这是立身之本;还需要有选择地、不懈地阅读,同时,注意积累独特的人生体验。 ”陈明看到,有的编剧能写出共性的体验,不能或不敢把面对生活的赤裸裸的个体经验表达出来,导致一些创作给人不真诚、虚假之感,他说:“任何创作,包括现代题材、历史题材都离不开生活,创作者要潜下身子,在生活中泡、滚、熬,才能达到对生活真正的理解。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