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家李群、褚婷元夫妇心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助力战“疫”,他们捐出为女儿准备喜宴的20万元
作者:本报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开始,我们家都是手艺人,也是从那一代开始,我们都有了做慈善的意识。 ”说起自己的家人,李千蕙的话语中透露着骄傲:她的爷爷李昌鸿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奶奶沈遽华则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父亲李群和母亲褚婷元也是工艺美术家,作为紫砂艺人的李群还是宜兴市民协副主席。然而,让李千蕙感到骄傲的,不是家人头上的各种称号,而是家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慈善意识。

  就在2月4日这天,李群夫妇来到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将20万元人民币交到了宜兴市慈善会丁蜀镇分会工作人员手中,同时接受了慈善会颁发的捐赠证书。

  对于李群来说,这是一种“向疫情宣战”的方式,而作为他手中“武器”的20万元人民币,原本是准备给女儿李千蕙办喜宴用的。“女儿的婚礼原本定在今年农历二月初二,我们也攒好了钱,为她办一场热闹的婚礼,但这次疫情严重,我们决定不办喜宴了。 ”李群告诉记者,他在和女儿女婿以及亲家商量之后,决定推迟婚礼,喜宴也取消了。

  李群的想法得到了亲家的支持,与此同时,他头脑中也闪现出另一个想法……

  那还是在不久之前的除夕夜,新冠肺炎疫情为这个新年笼罩上了一层阴影。正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的时候,李群的手机响个不停——微信聊天群中,一位从事医务工作的朋友告诉大家,他接到了单位的命令,马上要出发去武汉了,赶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看到这个消息,李群非常感动,也感觉很振奋。群里的朋友也是如此,他们纷纷发微信祝福这位身边的“逆行者” 。

  这之后不久,李群发现日本的一位“紫砂壶友”正在忙着买口罩,询问后李群得知,这位朋友已经发动了全日本的朋友在日本各地买口罩,她准备将这些口罩寄到中国,帮助缓解中国口罩紧张的局面,当时已经筹集了4000多只口罩。

  这两件事对李群触动很大,他左思右想,取消喜宴省下的钱也一定要用在“正地方” ,他决定把这笔钱捐出来, “为这场抗‘疫’斗争贡献自己的一份心意” 。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李千蕙和爱人一起把自己攒的5万元钱捐了出来,这些钱原本是他们准备蜜月“去冰岛看极光”的。面对严重的疫情,李千蕙和爱人毫不犹豫地把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江阴市慈善总会。在李千蕙捐赠的第二天,李群和妻子就去了丁蜀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捐出了20万元人民币。

  “我们都是手艺人,用十个手指工作挣来的钱。对于父亲来说,能拿出这么多钱来捐赠出去,真的很让人敬佩。 ”说起父亲的善举,李千蕙提起了他们家的“慈善史” 。爷爷李昌鸿就是一个喜欢做善事的人,他每年都会为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捐钱。2017年,李昌鸿和妻子沈遽华捐出的作品筹得的善款505万元,全部捐赠给了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专项基金——善基金。

  李昌鸿和沈遽华一辈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者,他们致力于紫砂工艺, 1984年,由李昌鸿设计、沈遽华制作的《九头竹简茶具》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当时,父母工作的紫砂工艺厂是国营单位,因为父亲获得的这个奖项,全场职工每人加了一级工资。对他们来说,这是很大的荣誉。 ”李群告诉记者。2010年, 73岁的李昌鸿获得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 。

  继承父母的衣钵,李群和褚婷元也走上了紫砂工艺的道路。李群从小跟着父母亲学习壶艺,壶友评价他的作品“处处洋溢着中华文化传统的美” 。而他的紫砂壶代表作品《龙宪提梁》借鉴了明代宣德炉的造型风格,融入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着独特的韵味。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耳濡目染之中,李千蕙受到影响,也开始从事传统工艺相关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她也走上了慈善的道路。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努力为疫情防控助力,作为民间工艺手艺人的李家人也加入了战“疫”的队伍。其实,不只是他们,宜兴当地的紫砂艺人纷纷捐款,来为战“疫”出力。

  在和家人商议后,李千蕙和爱人把婚礼推迟到了五月,江阴市慈善总会将李千蕙的善举告知她的工作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后,校领导告诉李千蕙,疫情结束后,学校会帮她补办一场“校园婚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