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中国影视的艺术创新与文化传承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钟思惠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数字时代中国影视的艺术创新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近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中国影视的发展现状、产业动态、创新与传承等议题展开探讨。

  新技术与新伦理

  数字时代下影视技术革新、新媒体演变、网生代登场等业界新态成为研讨会的探讨重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章柏青认为,互联网时代的观众不再被动接受电影,而在观影中与影片形成双向互动,理论批评和电影创作需重视这种新观众现象,让“电影可以影响我们的观众,观众也可以拯救我们的电影” 。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盘剑认为,艺术随着媒介而变更,数字时代的影视生产面临全新定义,应直面全球化冲击。李安的新作《双子杀手》也引发热议。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陈捷从争议中理解李安的创作焦虑,并借此进行电影的本体的追问;山东大学研究员丁晋则关注到与追求逼真感的《双子杀手》相异的是,有一部分影片以外部聚焦的叙事手法刻意遮掩了观众对信息的接受。

  新数字技术对传统电影观的挑战同样引起广泛关注。纪录影像的“真实性”是否需要重新定义?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徐洲赤表示,不能忽略历史考察纪录片的意义,记录时代的本来面貌才是拍纪录片的要旨。苏州大学教授陈霖以传播学角度论证数字传播情境下的纪录性影像出现的“再媒介化”特征,会更突出共时性内涵。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俞洁从纪录片中动画特效的嵌入来审视动画特效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影响,她认为这能给纪录片拍摄以启发意义。技术与真实性的作用,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陈涛解读新长镜头美学的视角下,变得更为当下和开放。

  跨学科研究中的电影

  学科交叉的背景下,跨学科研究是学者们的重要研究方法。传播学成为切入影视艺术研究的一重路径。苏州大学教授易前良认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令过去的“类点式”研究已无法覆盖当今媒介文化,重视节点间的相互关联的“网络视角”成为新的思维方式。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张晓玥在探究少数民族电影艺术与传播策略时注意到,在高度发达的媒介化社会中,“原生态”只是短期的陌生化效应,有机融入电影“原生态”叙事,才能从奇观表象深入文化内部。

  跨学科的另一话题是将文学与电影并置。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邹贤尧将先锋电影与古典小说相提而论,把中国电影的实验性叙事梳理为偏离成规与传统向心两大趋势,将其归为中国叙事美学的中和之美。浙江大学副教授翟业军认为《陆犯焉识》 《芳华》被改编为电影后,张艺谋和冯小刚将小说中的极致境遇做了抽象化处理,召唤观众动用自身的情感经验和集体记忆来填补抽象,这成为电影的情感捕获机制和票房动力。

  动画生产也是研讨会的关注重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人郑虎表示,美影厂未来的动画生产,一方面要继续坚守文化传承,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代对接,同时警惕技术主义倾向、从业者文化修养不足等现实问题。同济大学教授杨晓林以“重建”为关键词提出他对全媒体语境中中国学派动画发展的思考:“重建”同时包括了形而下的叙事创新——即具体创作的求索,也需要形而上的理念重建——即动画观的刷新。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赵贵胜则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分析中国动画如何从现代形象、现代叙事话语、现代精神三重维度借用传统元素进行改造,实现与观众的共鸣。

  理论批评的新视角

  影视艺术的新变带来研究范式的革新,如何开展当下的电影批评与文化研究也成为焦点论题。《艺术广角》副编审牛寒婷认为,当下的影视评论写作存在趋同化问题,作者不仅缺乏写作意识,文章中理论与评论的“两层皮”现象也十分明显。

  除了学理性较强的方法论研究,也有不少学者侧重于文化研究。讨论中,“地域”“空间”等成为关键词:站在类型电影角度,南京大学教授丁珊珊梳理了内地犯罪片中常见的工厂、乡土、流动空间等形态,以及这几重空间的生产如何完成对底层生存境遇的描绘与时代社会症候的表述;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向宇认为,中国电影地方空间生产可以从在家化、历史化、精神化这三重路径入手来实现再领域化;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郭剑敏在对电影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北方城镇与全国性改革大潮脱节的生活境况与人们的精神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