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相声演员张云雷、杨九郎在表演中“口不择言” ,调侃侮辱京剧名家一事备受关注。日前,张云雷在微博上发布了道歉信。虽然,张云雷的道歉让人们期待得稍微久了一些,但相信这次事件能对他今后的从艺做人产生匡正作用。张云雷的道歉信一时间也登上了热搜榜,绝大多数人给予了“知错能改,期待更好的作品”的评论,但令人诧异的是,众多声音中还有诸如“就是想整小孩儿。 ”“热搜前几的评论不用看,都是营销号,对家买的,专门来歪曲事实带节奏。”“那些人为什么盯着这孩子,总翻他的过往,鸡蛋里挑骨头? ”等言论。这类言论不仅没有正视艺人确实存在的问题,还指责提出问题者居心叵测,其中满是“阴谋论” 。
粉丝追星无可厚非,维护自己的偶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让人理解,但如果将他人对自己偶像的批评简单粗暴地视为“就是要整他”就着实缺乏理性了。这一现象也是近年来勃然兴起的饭圈文化中一些为人所诟病的现象的缩影。饭圈,简单地说就是粉丝圈子。在饭圈里,粉丝们各司其职,有人负责剪辑视频,有人负责转发,有人负责“控评” 。粉丝们可以为共同的目标——让自己的偶像变得更红,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饭圈文化是一种粉丝文化,也是一种追星文化。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饭圈文化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18年蔡徐坤粉丝网络暴力事件。当时蔡徐坤的微博粉丝数突破700万,他特意发了一条微博说:“染个黑发当福利怎么样? ”微博发出后,一位网友转发并发表了对蔡徐坤的吐槽,遭到蔡徐坤粉丝严重的网络暴力,最终该网友顶不住压力,只能发微博道歉。对于饭圈支持自家偶像经常采用的做法,还有人总结了“饭圈真假三十六计” ,比如“借刀杀人” ——借对手的资源,帮自家爱豆刷热度、拉人缘;“反间计” ——明星黑粉在放出一波黑料时,谎称自己曾是此人的真爱粉,以增加黑料的可信度等等。
其实,要谈饭圈文化,就不得不追溯它的“前身”或是“低阶版” ——传统的追星行为。过去,人们喜欢某位明星,主要的方式就是买明星的专辑、去听明星的演唱会、走进电影院看明星的作品等等,彼时的媒介环境、交通条件还不那么发达、便利,参加一次签售会见到明星本人就足够让粉丝们心满意足了,那时的粉丝们也大多是“散粉” 。现如今,媒介环境飞速发展,交通条件大为改观,偶像经济不断发展,粉丝群体壮大,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无论是自称“妈妈” ,把偶像当成“孩子”的“养成型”粉丝,还是把偶像视为“异性伴侣”的“亲密关系型”粉丝,都在满足着粉丝们的某种自我想象和自我实现。
正像“圈子”这个名词一样,一个个圈子难以避免地存在闭合性,粉丝们在自己的圈子里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引导,分享、传播着雷同的、津津乐道的信息,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信息茧房” ,大家在各自圈子内部的信息交流更加高效,但与圈子之外的人们交流便很可能变得充满障碍。于是,便容不得外界对自己偶像的批评,甚至可能一根筋地将批评认为是故意“黑”自己的偶像。在一些饭圈成员的心中,偶像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就如同“自家小孩儿” ,如若偶像在公共领域做出了不恰当的行为,粉丝就会暴露出作为“家长”的“护短”心理,禁止他人批评自己“孩子” 。这便是饭圈经常出现的一种逻辑,个体在自我想象中将偶像“私有化” ,比如经常会表述为“我的儿子”“我的男朋友” ,若干个个体集结在一起,便产生了对偶像的集体占有,形成某种“私人领域” ,但事实上,偶像作为公众人物,其行为是发生在真实的公共领域中的,他们应该为自己公共领域中的言行负责,如果有不良言行,公众的正当批评是必要的,饭圈文化不应成为偶像言行的保护伞。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粉丝经济大潮中,偶像们快速出道、快速赚取流量、快速更新换代,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粉丝,但明星有多依赖粉丝,就有多大的可能被粉丝的行为牵连,正所谓“成也粉丝,败也粉丝” ,比如有时偶像本身并无恶意,但饭圈之间的骂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可能是偶像“授权” ,进而让人们对该偶像的评价大打折扣,粉丝的形象与偶像的形象好坏已经难分彼此了。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偶像真心立志于长久地从事文艺工作,理性地看待自身事业发展与粉丝之间的关系,潜心修炼道德修养和艺术本领这个“硬实力” ,也希望越来越多饭圈中人有更开阔的心胸、更长远的眼界,将外界的正当批评视为自己偶像长足发展的动力,毕竟只有这样,自己的偶像才不容易成为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