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论坛”西安举办,专家认为——
二十四节气,是一本读不尽的书
作者:本报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说到二十四节气,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 。而对于生活在陕西户县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王亚娥来说,除了作为传统节令,二十四节气还是她创作的灵感来源——从2011年至2015年,她用了4年的时间,画了一幅长达17米的《二十四节气农事图》 ,将关中地区各个节气的农事活动都画在了上面。“二十四节气是农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积累的物质财富,也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与生活息息相关。 ”王亚娥说。

  对逐渐向现代文明转型的中国社会来说,二十四节气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在11月22日由中国民协、陕西省文联主办,陕西省民协、陕西省国学研究会、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承办的“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论坛”活动中,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

  “二十四节气是一本读不尽的书。 ”文化学者肖云儒认为,在过去,节气是人们总结的天地运行的规律,是指导人们农业实践的重要工具,而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节气渐渐上升到了生命审美的层次。

  “以清明为例,开始时清明只是一个节气,慢慢地清明被赋予了文化含义,成为了节日,人们为这个节日赋予了祭祖、怀人等文化价值。后来,人们将清明节所蕴含的文化含义扩大,将整个中华民族纳入到价值体系的运行中,由‘成家之道’变为‘聚族之道’ ,人们有了共同认同的祖先。 ”肖云儒以清明为例讲述了节气文化意义的演变。

  塑造认同,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谈到的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意义。“有一年我在马来西亚,恰逢我们传统的中元节,那天我到当地的华人社区,看到了到处都在进行祭祀的仪式。他们以这种方式向华人筹款,帮忙解决当地华人儿童的教育问题,这就是文化认同的体现。 ”萧放认为,传统节日与节气都是可以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纪念传统节气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毛巧晖认为,在当今网络时代,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和纪念方式都产生了转变——人们可以在微信上纪念传统节气,在朋友圈里完成纪念仪式。“但无论如何,传统节气蕴含的丰富习俗、生活传统及文化理念仍在延续,其核心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

  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天与人的关系,这是专家们的共同看法。肖云儒认为,二十四节气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它天人合一的理念。“天地四季的变化和人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人的生命节律要跟着天地的运行而变化。 ”肖云儒表示,中华文化从来都是天人同构的,人永远是天地万物的一分子。也正是因为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文化价值, 2016年,它被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做好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保护传承,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发掘优秀民俗文化魅力,为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需要。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表示,二十四节气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文化内涵、时代价值应得到持续的挖掘、提炼、升华、传播,更好地宣传、保护这一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