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学院多剧种办学十年成果丰硕,专家聚焦人才培养
警惕剧种“转基因”
“2009年学院作出开办多剧种表演及器乐专业的决定,重新组建了表演系,开启了有方向、有组织、有计划、有特色的致力于为各地方剧种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新模式。截至目前,我院多剧种办学覆盖24个剧种(不含昆曲) ,其中两个世界级非遗剧种,20个国家级非遗剧种, 2个地方新兴剧种,共招生360余人。 ” 11月8日,中国戏曲学院多剧种办学十周年人才培养研讨会举行,针对当前国戏多剧种班的培养情况,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徐超如是介绍。
从2009年至今,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的多剧种办学已经走过10年。据介绍,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全国主要地方戏曲剧种的省域覆盖。11月4日至7日,中国戏曲学院在梅兰芳大剧院举办了表演系多剧种办学10周年的教学成果展演。研讨会当天,与会专家对多剧种办学给予了肯定,并围绕多剧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符合地方戏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方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记者了解到,中国戏曲学院主要以多剧种人才培养班的形式开展多剧种办学,采用“2+1+1”的模式——学员前两年在国戏学习京昆相关知识以及剧目,后一年半学习本剧种的名家名剧。在中国戏曲学院原青研班班主任张关正看来,用京昆规范教学的方法来培养各个剧种的学生,但是不能什么剧种都“京昆化” ,“京剧、昆曲确有它的优势,特别是在身段和基本功上面,但是不能全国360多个剧种,最后经过中国戏曲学院多剧种的培养,身上出来的东西都是‘京昆化’,就没有特色了,戏曲还是要多样化。 ”
张关正还认为,办学、培养学生要和科研结合,使多剧种办学在原有培养京昆学生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式研究出一套适合于各个剧种的教学方案,找到共性中的各个剧种不同的个性。
“培养戏曲人才,最关键探讨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的规律,这个规律从何而来?人才培养的规律一定是建立在自身发展规律和戏曲人才自身成长规律基础之上的。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台上要能立得住,如果立不住,谈何规律?如果立住的不是它本身那个剧种了,又谈何规律?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认为,对于多剧种教学,要明晰打底的是什么,保持和发扬是什么。大学教学应该注意对多剧种发展的理论整理和提炼,“我们要有一个多剧种的交流中心,要有人才库” 。
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昆曲演员顾卫英看来,会不会“京昆化” ,关键在于学员本人,不在于学院设置的课程。“老师怎么教你,在教的过程中你怎么学,这个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并不是说老师教你了,你就照样模仿,你的思考呢?我们每一位戏曲人,都要预防剧种的转基因。 ”
“规范是很重要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郑雷表示,有一部分剧种是比较适用京昆打底的,但打底打到什么程度要具体分析,“我们在做这个工作的同时,有时候可以做一个记录和总结,我们所提的‘京昆打底’是原则性的东西,有一些剧种,比如说豫剧,它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主动地引入了京剧的体系。也有一些剧种,比如说河北梆子,跟京剧发生着天然的联系,再怎么打底是正常的。但比如藏戏,它的基底就和京昆差距大。对于各个剧种,如何打底,打到什么程度是需要总结的。 ”
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祁剧演员肖笑波坦言,自己在学校学戏的时候,边学边演,回过头看的时候,同样感觉到在多剧种教学过程当中,地方戏演员太需要系统化的学习,太需要某种规范性的东西。“我们的教学,在方式方法上需要提高,比如说可以请老师去我们当地调研,结合我们当地的特色,再融进教学里,让京昆教学的优势与当地特色互补。 ”肖笑波说,戏曲怎么走下去,怎么让观众认识这么多的剧种,应该让地方戏形成有规律的系统理论。“表演和研究都不能落下,这样我们才能有效保证传承有据可循、可查,万一看不到老师的表演,再来学习的时候至少有一个东西在,现在很多剧种太缺乏理论储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