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加强剧种意识是戏曲未来的发展方向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业界专家学者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戏曲发展成就展望今后戏曲发展道路——

继续加强剧种意识是戏曲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 《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戏曲的传承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业界专家学者相聚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办的“艺海问道”文化论坛,回顾70年来戏曲发展成就,展望今后戏曲发展道路,大家认为,继续加强剧种意识更有利于戏曲艺术传统的存续和品格的坚守。

  >> 70年:标定文化品格,唤醒审美认同

  “戏曲艺术始终居于中国礼乐传统之中,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戏曲传承者一直处于社会底层,面临生存困境,新中国成立以后,戏曲艺人成为文艺工作者,能够以人民艺术家的身份去传承戏曲艺术,正因为有了人艺合一,戏曲艺术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当今全国348个剧种上万个院团的创作演出实践,不断激发着戏曲艺术旺盛的活力,探索着新的文化空间。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看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有关政策,相关部门、机构通过多次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强调了剧种因形成时间、地域、族群等因素的不同而各不相同,“这种唯一性、独特性的不断确认,令许多剧种70年来始终保持着自身特色,突出表明了戏曲不仅是艺术表现形式,更是文化表现形式,不仅是地域、族群的表达方式,更是中华民族的表达方式,应为全人类所共享。如今很多剧种在国际交流中承担着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重责,梨园戏、婺剧等地方剧种也蓬勃地呈现于世界舞台” 。王馗认为,对于戏曲艺术文化品格的标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其共享。

  “戏曲艺术群众基础广泛,‘看大戏’如今依然是百姓喜爱的文化活动。今年7月在江苏昆山举办的戏曲百戏盛典,38天、 20个省区市, 112个剧种的118个代表性经典剧目共演出56场,直播量达千万、点击量上亿,新媒体与戏曲艺术的融合,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陈鹏认为,这并不仅仅是现代技术、媒介的传播之功,也是戏曲自身潜能的释放,是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承载的精湛技艺赢得了观众。“这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对戏曲艺术的重视,新世纪以来的良好环境,近十年来的相关政策扶持是密不可分的。 ”

  戏曲最大的优势是深深植根于大众精神世界和审美心理,其高台教化功能自始至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戏曲艺术几乎是中国人唯一的精神食粮来源和文化教育课本,家国情怀、为人处世都是从戏曲中来的,在戏曲受到大众文化冲击最严重、最不景气的时期,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仍然以戏曲元素吸引了观众,恰恰证明了大众对戏曲广泛的心理认同。 ”陈鹏说,戏曲艺术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正在将这种最深层的积淀重新唤醒。

  >>未来:尊重审美意愿,支持动态存续

  “观众的欣赏习惯、审美视角正在改变,以前看戏是就戏论戏,今天看戏是从唱念做打看到一个剧种的独特性,看到它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和历史。 ”在陈鹏看来,是剧种普查、多剧种集中展演和地方戏在全国各地的巡演促进了剧种意识的提升。“剧种是戏曲的根系和遗传密码,也是人们的乡音乡愁和精神家园,它统摄着程式、技艺,体现着戏曲艺术价值,是戏曲艺术的立身之本,通过普查、展演等方式继续提升剧种意识,更符合戏曲发展的规律。 ”

  作为戏剧研究者, 《中国戏剧》原主编赓续华看过上万出戏,但她坦言,至今接触的剧种只有100个左右;中国戏剧梅花奖至今已覆盖了70多个剧种,而实际上活跃在舞台上的剧种可能还不到70个,剧种的丰富和其发展的不平衡可见一斑。“拉魂腔流布到三个地区,在山东叫柳琴戏,在安徽叫泗州戏,在江苏叫淮海戏;同是闽南地区的剧种,高甲戏的丑行和歌仔戏的丑行各有特色,这些不同和方言文化、地域文化密切相关,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剧种意识的加强非常重要,它有助于让一些剧种获得新的机遇,延续下去,成长起来。 ”赓续华说。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普及和提高的辩证关系,是“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也指出,“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认为, 348个剧种存在的普遍性、群众基础的广泛性,正是体现了这种辩证关系,体现了戏曲的“铺天盖地” ,即多样之美、丰富之美。“它们都具有中华民族的美学特点,但在细微之处,同乡音、地域文化紧密地结合,和而不同。就像普通话固然便于交流,但方言更让人们感到亲切、共鸣,更容易把心灵、情感联结在一起。 ”

  王安奎认为,戏曲必须在多样、丰富的基础上传承发展,大剧种、小剧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各个剧种要依据自身特点,按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向发展。“有些剧种不断吸收别的剧种的长处,比如‘三小戏’发展成多行当大剧种,是必要的,但要避免趋同。外地人听河南的剧种都像豫剧,陕西的剧种都像秦腔,采茶戏好像也差不多,但当地观众仍会觉得很不一样。只要有些微的不同,就不能人为地粗暴合并,有些剧种走向融合,也不必阻挡。 ”“348个剧种的存续应该是动态的,剧种消亡和新的分化都不可避免,都应尽可能地予以保护,最根本的原则是尊重观众的审美意愿和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 ”王安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