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版《开国大典》新在哪?
作者:本报记者 马李文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大家看得还好吧? ”在9月16日举行的一场4 K新版《开国大典》看片会后,中国影协名誉主席、电影《开国大典》导演李前宽谦逊地向全场观众问道。

  “好! ”现场观众齐声回答。在放映新版影片的164分钟里,现场观众始终都没有离开影片和影院设备共同营造的环绕声音场,从炮声隆隆的战场到中山陵的数百级石阶之上,从夜晚西柏坡的室内会议到蒋介石老家雪窦寺妙高台,不仅空间转换跨度大,重新混录后声音的空间感也更丰富了。声音修复是《开国大典》修复工作的重点之一,修复人员还对这部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胶片电影画面进行了修复,不仅逐帧修复损伤,还重新调色,使新版影片以4 K的分辨率、 60格/秒的高帧率、高动态范围的影像面世。经过修复, 《开国大典》从一部在高清电视上观看效果尚且不尽如人意的“老片子” ,变成了一部在大银幕上视听效果抓人的大片,这部大片将于10月18日上映。

  《开国大典》首映于1989年9月21日,当年斩获了1 . 7亿的票房, 30年过去,对于一部重新公映的电影,首先要面对的依然是观众的评价。尤其是观众并不会因为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就更喜欢某一部影片,新版影片的艺术感觉、思想意识和今天观众的联系还紧不紧密,在能够把老胶片、单声道等技术障碍放到一边后,今天的观众接不接受作为电影艺术的《开国大典》 ,或许,这就是导演李前宽想要了解的。对于这个问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部分评论家观看了新版《开国大典》 ,评论家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部电影的剧本和表演很有价值,故事超越了二元对立,它的表演完全没有脸谱化的倾向,像扮演朱德、周恩来的演员,他们不是那些外型最像的特型演员,但人物表演分寸的拿捏以及人物整体的感觉都是准确的,影片中蒋介石与他孙子的情节表现得很好,李前宽导演是有开放的对历史审视的眼光和超前的艺术观念的。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戴清评价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赵凤兰也有同感,她认为,影片中演员表演松弛自然,准确体现了那个年代人的气质,孙飞虎扮演的蒋介石忧心忡忡、心事重重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此前看过30年前旧版的影片,新版4 K影片又一次打动了她,这是她始料未及的,她由此也确认了这部影片的艺术质量。刘琼认为,修复后的影片与今天观众在视觉感受上能够贯通,所以也能够把她带入到规定的情境中去,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影片的艺术品质高,“影片里有一种战争美学,美学体现在实和虚的结合,实就是纪实性,虚就是抒情性,导演的概括能力非常强,影片抒情性的内容非常感染人。 ”

  影片中有不少很“燃”的片段,如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转移到北平,观众的胸腔被排满地平线的军车滚滚前行鼓动着,但与此同时听到了毛泽东与李讷父女间的对话,催动着观众更深层的情感夙愿。此外,如194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上签字,张治中等为战争的不可避免垂头不语,如影片结尾将战士阵亡的场景与绽放的礼花叠化起来,这些都体现了导演对人性或对战争的理解。有评论家指出,现在的观众习惯了以更悲悯的角度看待战争中的小人物,影片中个别战争片段对小人物的表现稍显客观,可以适当加入悲伤的音乐来调节情感。影片结尾用画外音对人物命运的直接提示稍显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