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北京人艺“现象级”话剧, 《哗变》一定榜上有名。首演31年,重排版上演13年, 《哗变》历经传承,打磨出了今天舞台上的默契与流畅,也没有丢掉对话剧本质的坚守,是话剧本身魅力的体现。舞台上唇枪舌剑,舞台下凝神静气, 《哗变》给观众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参与感。“这个戏最讲究的是台词,它是话剧的范本,告诉我们话剧是姓‘话’的。 ” 《哗变》导演、北京人艺院长任鸣曾不止一次这样说。9月13日至22日,这部以“话”取胜的话剧,又如约与观众见面,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它带来的热度仍被观众津津乐道。
《哗变》首演于1988年,由美国导演查尔顿·赫斯顿执导,任鸣担任副导演, 2006年重排版上演,由任鸣担纲重排导演。如同剧名一样,该剧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舞台上构建了一个真实的法庭,所有人都是这场辩论的参与者,律师、原告、被告、陪审员、证人等角色依次上下场,没有过多的调度,甚至有的角色坐在固定的位置全场都不能移动,这对于演员来说是极大的考验。“这样的设定限制了演员,却又让演员的表演有了纯粹的发挥。 ”任鸣认为,这是一部看表演的作品,靠演员出色的表演功底和个人魅力征服观众。
在北京人艺, 《哗变》也被叫做“和尚戏” ,即全剧没有一个女性,清一色的男性角色。这也让该剧的男演员绽放出独特的舞台魅力,冯远征、吴刚、王刚、王雷、张福元、丛林、张万昆、高冬平、何靖、邹健、丁志诚、徐白晓这些男演员在剧中所展现出的是实力派的碰撞,也是偶像派的光芒。
对台上的演员来说,这是表演的试金石,对台下的观众来说,这也是一次观剧的全新考验。如果不全神贯注,可能很难跟上剧中的节奏,但是即使大脑飞速旋转,也丝毫不觉得疲惫,因为观众会不知不觉被带入剧中,随着剧情一起经历全部的紧张与刺激、纠结与拷问。该剧的最大魅力就是出其不意,当观众以为所有的故事已经尘埃落定时,却又在结局时迎来反转,引起观众内心强烈的震撼,让人从法庭博弈中跳脱出去,感受人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