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余种珍贵藏品汇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作者:本报记者 马李文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9月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承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中宣部、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魏大威,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局)以及相关直属单位负责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古籍保护领域专家学者代表,参展单位和私人藏书家代表,博物馆界代表出席开幕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典籍保护传承事业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接力,从古籍保护、整理出版、人才培养等不同层次和角度推动中华典籍传承工作。此次大展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份40余家公藏单位、 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珍贵藏品330余种。展览联动国家典籍博物馆文津厅、两侧通道以及第一至第四展厅进行展示,每个展厅都独具特色。

  第一展厅的第一件展品是南宋初刻递修本《周易正义》 ,是流传至罕的单疏本,其后是南宋初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 ,这个版本则把经、注、疏合为一书,再其后有南宋初刻的《周礼》单注本,这几件展品将五经整体流传原貌展示出来,也提示了展品在当时的思想意义,是该展厅展品的一个缩影。第一展厅主题为“国宝吉光” ,以经史子集为线索,展现历朝历代在哲学、思想、科技、文学等各个方面的伟大成就,使观众体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典籍文化和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精神追求。

  第一展厅的展览展品汇集国内20多家图书馆、博物馆藏珍贵文献100余种,大部分展出文献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品,包括已出版的18部《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原本、海内孤本宋淳熙八年( 1181年)刻本《扬子法言》 、目前唯一一份秦朝政府档案里耶秦简等。今年是司马光、曾巩诞辰一千周年,展厅内还展出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残稿和元大德八年( 1304年)丁思敬刻本《元丰类稿》 。

  在第二展厅展出的宋刻《注东坡先生诗》收苏诗最多,为藏书家所称赏,它历经火难而未毁,但多册书口、书脑严重受损,后人称之为“焦尾本” ;宋刻宋印《荀子》字大如钱,墨如点漆,刊印精美,历史上曾被多位藏书名家珍藏。1965年,周恩来总理为避免一批珍贵文物外流,责成文化部指派专人前往香港,在国家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斥资购回,这本《荀子》也在其中……珍贵的典籍流传至今大多有不同寻常的故事,流传中不能缺少藏书家们的隔代接力。第二展厅主题为“百代芸香” ,汇集了傅增湘、郑振铎、周叔弢等藏书家捐赠国家图书馆的珍贵古籍,以及当代民间藏书家的珍品共计100余种,其中馆藏30种,包括珍贵宋刻14件,其他70余种展品分属30余位民间藏家。民间藏品种类涵盖史书、历书、医书、档案、信札、拓本、佛经、琴谱、棋谱、画谱、雕版以及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等。展厅内设计还原了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造型,和递藏有序的藏品一道,向观众传达着绵延不绝的文化意识。

  从民族文字古籍的大规模材料调查到国图与高校、其它文化单位合作开展的各种国家级古籍整理项目成果问世,从一卷卷早期摄制或由交换得来的缩微胶卷到如今数字技术与缩微技术相融合,从古籍修复技术的积累到有了民国文献、革命文献保护等政策性引导,第三展厅首次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新中国的古籍工作者心手相传、代代守护,并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是对中华文明的致敬。该展厅主题是“汲古润今” ,展出珍贵典籍60余种,包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金石拓片、民族文字古籍、舆图等。作为古籍整理的成果,展览首次展出了能够反映我国水利地貌的古代地图,其中, 《八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在925厘米长的图卷中,采用山水画法彩绘,绘制了长江水路的漕运情况,并详细反映了京杭大运河沿途各州府县周边的水文情形。

  第四展厅以“交流互鉴”为主题,展览根据时序勾勒出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的中外文化交流史迹,展示人类文化在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中产生的文明硕果。展览展出60余种汉文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珍贵古籍、西文善本古籍,语言种类丰富。除古籍善本外,还有写本、手稿、拓片、绘画、舆图等,包括手稿《法语-汉语-蒙古语-满语词典》 、满文稿本《几何原本》 、摇篮本《托勒密天文学大成》等珍贵展品。

  本次展览运用了数字虚拟沙盘演示、全息视屏演示、沉浸式数字场景、微信导览等多种手段,使观展的体验和效果有很大提升。观众通过大型造型观赏图籍,同时距离较远的观众也能够观看长卷上的内容;通过触摸幕墙上的修复工具图像,观众可以观看古籍修复过程视频;观众在朗读亭中朗读珍贵典籍,可以将录音通过微信分享,实现文化典籍的又一次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