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剧本朗读迎《茶馆》——
跨代相遇,传承并致敬“镇院之宝”
栏目:现场
作者:初一  来源:中国艺术报

  蓝天野(左一)、濮存昕(右一)、于震在《茶馆》第三幕剧本朗读现场 李春光 摄

  继《万家灯火》 《窝头会馆》之后,今年北京人艺的剧本朗读于8月19日迎来“镇院之宝” 《茶馆》 ,将其中的第三幕用朗读形式呈现给广大观众。这部群像式的作品可谓生动诠释着北京人艺前辈“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训诫,角色诸多,却以恰到好处的动作与数句台词,巧妙勾勒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来,颇显演员功力。

  这不仅是一次对经典的致敬,更是一次戏剧舞台的传承。当天的剧本朗读由北京人艺青年演员闫锐担纲导演,于震、杨佳音、雷佳、张培、杨明鑫、郭奕君、伍宇辰柠、何靖、孙骁潇、罗熙、金汉、朱少鹏、陈红旭、陆璐、闻博、刘倍伯、赵正添、李越等青年演员联盟出演。朗读现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话剧《茶馆》中第一代“秦二爷”的扮演者蓝天野与第二代“常四爷”的扮演者濮存昕突然走向舞台,加入到青年演员中一同朗读,在首都剧场的舞台上实现了北京人艺几代演员的对话。

  把《茶馆》作为剧本朗读的剧目,在导演闫锐看来是一件颇具意义的事情。带着十足的勇气和钻研精神,闫锐带着这些年轻演员投入到排练当中。“我是在《茶馆》中成长起来的,我一共演了100多场, 7个角色,我吸收了很大的养分。 ”为了将第三幕呈现出剧本朗读独有的特点,这次的朗读不止于对台词的琢磨,也有形式上的探索,意象化地展示剧中的环境与人的关系。

  “杂乱、错落的舞台,呈现一个一个人的剥离和景的剥离感,直到最后舞台上空空的,只留下三把椅子。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所以在舞台上也会强调一种仪式感的氛围。 ”闫锐介绍道。虽然只是一幕戏,但是舞台上的完整度和创造感丝毫不亚于一场大剧场演出。为了增添环境气氛,导演还在演出开头加入了观众久违了的“老北京叫卖组曲” ,浓缩地展示了那个时代中的老北京的生活景象。

  《茶馆》是北京人艺几代观众的共同回忆。对于观众来说,此番朗读是戏剧舞台上难得一见的跨代相聚;对于北京人艺的青年演员来说,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和北京人艺“传帮带”精神的集中体现。舞台上下,这些北京人艺的演员们除了感受剧目本身和角色的影响,更是在前辈艺术家的言传身教中,一步一步成长,实现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剧院给了我们那么多好的机会和平台,剩下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努力了。 ”闫锐说。

  2017年开办剧本朗读活动两年多以来,北京人艺此项活动迅速积累了人气和口碑,不仅让观众了解到一批古今中外的精品剧本,更是展示和提升了北京人艺青年演员的台词实力。一方面是舞台呈现的新拓展,一方面是青年演员培养的有效途径,剧本朗读的品牌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如同北京人艺舞台上的演出,剧本朗读也呈现出“一戏一格”的精彩样式,观众更是从中可以看见北京人艺不断探索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