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多高,就有多高的经幡;水有多深,就有多深的蓝天。当彩虹初现,那是你用生命铸就的诺言。 ”大幕拉开,雪域高原的圣境奠定了全剧圣洁的基调。由中国评剧院倾情打造的大型原创评剧2019版《藏地彩虹》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全新亮相。在近日召开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藏地彩虹》研讨会上,业界专家对剧目赞誉之余,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修改意见。
评剧《藏地彩虹》根据北京榜样——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内科医生顾虹、北京援藏医疗队以及其他行业援藏干部的先进事迹创作而成。通过两代援藏人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西藏发展的关怀和投入,弘扬老西藏精神。老一辈修公路,新一代筑铁路,新时期医疗援建架心路,从原来的“马式”援藏,到今天的“组团式”援藏,一批批援藏者们犹如朵朵格桑花在藏族地区落地生根,给藏族地区人民带去帮助,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民族团结的颂歌。该剧先后被列为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资助项目, 2016年度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第一批)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
“这是一个很难写的题材。为什么说难呢?现实题材本来就难,真人真事更难,因为涉及医疗这一行业,还要准确地表现出该行业的特点来。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原院长、国家一级导演李利宏表示。
“在地方戏中评剧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尤其在表现现代生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这个剧种更擅长表现的是家长里短,唱词比较接地气。 ”在《剧本》杂志社副主编武丹丹看来,用评剧来表现医疗援藏,塑造医生形象,是评剧在题材上的一种拓展。同时由于表现的是西藏生活,使得作品自带一种圣洁感和仪式感,这种纯净的风格也是一般的评剧作品所没有的。
据了解,评剧《藏地彩虹》是继《金沙江畔》后,中国评剧院倾力打造的一部讲述民族融合的史诗性作品,是新时代背景下评剧艺术与藏族文化的一次深度融合。该剧有机地融入了藏族音乐、藏族舞蹈、藏戏等艺术元素。唱腔上更加突出各个流派唱腔的艺术特点,在保持评剧韵味的基础上,突出地域色彩,强化戏剧张力。
评剧《藏地彩虹》自2014年选材立意, 2017年12月公开首演,后经过多次打磨, 2019年全新亮相。为了创排好这一剧目,主创跟着医疗团队先后五次进藏采风,深入海拔4800米以上的那曲班戈县、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了解援藏、建藏的工作环境,感受到当地藏族同胞对医疗援藏的需求。该剧编剧张明媛在进藏时只有30 %的血氧,但还是坚持进藏,“面对困难,人总不能退下来,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去认真了解,接触它、走进它,而这也仅仅是开了一扇窗,悄悄看了一眼而已,西藏太神秘、太神圣了。 ”张明媛说。
“大幕一开,主旋律一起,我鸡皮疙瘩一下就起来了,那种神圣感,自然而然地就化到评剧的声腔里面,无缝连接。 ”李利宏说。
“ 《藏地彩虹》的创作演出特色,充分体现了评剧在表现当代生活与现代人精神风貌方面的优势,评剧曲调与藏族音乐在剧中进行了富有审美意义的融合。全剧整体基调明亮、不失凝重;曲调高昂、不失抒情;人物激情、不失柔情。戏剧情节紧紧围绕藏汉情、医患情、医生情、母子情、军民情展开,突显了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性之美。 ”上海剧协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杨绍林表示。
全新改版后的《藏地彩虹》在故事情节上修剪了枝蔓,将故事更多集中在援藏干部、援藏医生、医患关系上,更注重人物情感世界的细腻刻画。新版的舞美样式更加现代化,更加贴近现代的舞台表达,以虚拟写意的呈现方式,展现西藏高原辽阔广袤、清澈透亮、天高云淡的美丽画卷。业界专家一致认为,评剧《藏地彩虹》不是一出纯粹意义上的传统评剧,而是在保留传统评剧神韵的基础上,循着抒情散文的思维方式在叙述,无论是剧本、音乐,还是舞台美术都充满了诗意,是评剧现代戏在叙述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一种突破和探索。
“西藏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虽然和藏族同胞语言不通,但是能从他们的行为中感觉到一种超凡脱俗,这种诗意的生存是他们的根本。 ”张明媛的创作,是站在西藏的角度去仰视,而没有站在“我们”的角度去看“他们” ,一如她在编剧阐释里所说,“远在天边,即使站在布达拉宫前,也仍然远在天边。因为我们无法用平地的思维去理解高山,无法用世俗的心理解这个拥有饱满精神世界的民族,他们用肉身匍匐大地,却让灵魂飞上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