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继亮相的新版影视剧《倚天屠龙记》 《新白娘子传奇》 《封神演义》引起网友热议,与经典同名,却并没有赢得好的口碑——在某点评网站上,三部剧的评分均在5分上下,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靠着“翻拍”的话题在上线前吸引了广泛的关注,播出后却没能收获好的评价,这样的反差不能不让人深思。
其实,人们对翻拍作品从赚足眼球到口碑崩塌的过程并不陌生,每年总会有那么几部与经典作品同名的影视剧被分在“烂片”标签下。影视行业之所以热衷翻拍,某种层面上讲是为了“蹭”经典的“热度” 。拍摄人们百看不厌的故事,相当于为作品上了一层“保险” ,经典影视剧所带有的光环也会让观众对翻拍剧抱有期待。而更深层的原因,恐怕与当今优秀原创剧本的缺乏有关,正如媒体报道,“缺乏影视人才,尤其匮乏剧本创作人才,影视创作者面对原创剧本不足的窘境自然会将‘橄榄枝’递给翻拍剧” 。
近些年,虽然有像《射雕英雄传》 《笑傲江湖》这样成功的影视剧翻拍作品,但口碑一般的作品仍然是翻拍洪流中的主流。翻拍不易,挂着经典的名字,观众必定会将翻拍剧与那些难忘的经典进行比较,有了对于经典作品的“先入为主” ,除非翻拍剧有自己鲜明又独特的艺术风格,否则很难让观众满意。另一方面,影视行业“赚快钱”的不良风气波及翻拍剧,找一些“流量明星” ,布置养眼的场景和服装,用些已经烂俗的桥段,希望轻轻松松赚钱。
抛开这些外在因素,翻拍剧频频翻车的原因,还在于创作者对原作和翻拍作品关系的把握不到位。这让笔者想起另一个新闻,在近日举办的某文学活动中,作家苏童谈到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问题时说道,作家与导演的关系,实际上是食材供应商与厨师的关系。“至于厨师做成什么菜,那就跟食材供应商没什么关系了。 ”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同样常常引起争议,而它也与经典影视剧翻拍有着本质上的共同点:两者都是将一部有着独特叙事结构和逻辑关系的作品中的某些元素,挪用到另一部艺术作品中的过程。而翻拍或改编作品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对这些被挪用元素的把握和改造。
不可否认,老版影视作品有着不符合当今审美趣味的地方,因为艺术形式的不同,文学作品也迥异于影视作品。但经典影视作品之所以是“经典” ,文学作品之所以会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是因为它们具有超越时代或表现媒介的可塑造性。而这种可塑造性,在于经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及故事逻辑的强大和“可操作” ,一个优秀的文艺作品,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可挖掘的资源,其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也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适性。也因此,多数翻拍剧和改编剧都是从改变原作品人物“人设”开始的。
然而,对原作具体元素的挪用和改编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改编者要能“自圆其说” 。那些成功的翻拍或改编作品,在对原作人物进行再创作的同时,必定会为相应的改变设定合理的故事逻辑。人物是故事中的人物,故事是由人物主导的,再创作的角色应为其构建新的故事逻辑。反观那些失败的翻拍剧或改编剧,往往只是按照创作者自己的理解对单一的元素进行改编,忽略了人物或故事存在的整体框架,使改编点看起来突兀又不合情理。比如在改编幅度很大的新版《封神演义》中,创作者视角独特地突出表现了爱情的成分,但联系故事发生的时代和环境,以及故事中各路神仙的“身份” ,也无怪乎会有观众评价其为“整一股子阿宝色花千骨画风” 。
借用经典影视剧和文学作品提供的基本叙事元素,翻拍剧和改编剧的创作者应该在加入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的同时,探索自己的叙事方式和艺术风格,仔细推敲剧本的逻辑关系。借用苏童的比喻,食材供应商能提供的只是食材,要烧一桌好菜,还得看厨师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