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制作,江苏大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的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巡演版4月24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当巴赫的小提琴曲缓缓响起,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将观众的记忆拉回到82年前那个惨绝人寰的历史场景——
1937年末至1938年初,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面对侵华日军的血腥屠杀,时任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南京的业务代表约翰·拉贝等20多位国际友人毅然选择留下,并建立南京国际安全区,保护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在最恐怖、最黑暗的日子里,他们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坚定地与南京人民站在一起,并冒着生命危险用日记、信件、照片、录像等方式记录历史,成为揭露战争罪行、还原历史真相最有力的证据。约翰·拉贝因此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 。
歌剧《拉贝日记》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等多位国际友人建立国际安全区救助中国人的故事,于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发生80周年之际首演。2019年重新进行打磨、提升。据了解,此次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巡演版在作曲、编剧、导演、舞台美术、服装设计、灯光、多媒体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新创排,用国际视角、世界语言讲述的这段历史,既是一个中国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世界的故事。
“作为一个在南京长大的人,孩提起最深的印象莫过于每年12月13日早晨全城响起的防空警报。那一刻给人的触动与震撼,言语无法形容——这一年一度悼念大屠杀遇难同胞的警报声,是这座城市的伤疤。 ”该剧导演周沫说。然而,在周沫18岁走出国门后,却惊讶地发现西方世界并没有多少人了解这段历史。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美国执导了一部关于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生平的话剧。她这才了解,原来是这个出生在美国的女子,发掘了约翰·拉贝和明妮·魏特琳的日记。作为一名南京人的她又该如何向世界讲述这段历史?
舞台呈现上,巨型的城墙砖代表战火中的南京,透过3块砖体的裂变与聚合,产生“无限的”排列组合可能。多媒体制作以20世纪美国华裔动画师黄齐耀的作品为灵感,用西方炭笔画的手法,以中国宋画的构图描绘出古城南京的流转,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一帧帧老南京的明信片。周沫希望借由简洁写意的舞台设计,给音乐与故事留白,将观赏的重心回归于南京的“人”在那个大历史背景下的悲欢离合。
“希望观众能从剧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该剧作曲唐建平表示,回顾和纪念,是为了世界远离战火阴霾,是为了人类后代永远和平安宁。唐建平表示,贯穿歌剧始终的宏观的事件性主题,或者说悲剧的命运主题,引用了巴赫的音乐作品c小调帕萨卡利亚与赋格,“从引用的巴赫的音乐,到升华了的、凝结中国人生命情感的音乐旋律,它们由赋予了特定含义的小提琴在歌剧首尾奏出,象征和表达人类灵魂深处的、最为可贵的生命之爱。 ”
据了解,该剧7月将赴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汉堡易北河爱乐音乐厅、奥地利维也纳罗纳赫剧院进行5场演出,将这部“战争安魂曲”“和平的光明赞”带给欧洲观众,也向国际展示中国歌剧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