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综艺《中国诗词大会》 ,文化纪录片《国家宝藏》 《如果国宝会说话》相继热播,文创产品持续走俏,深受欢迎……近些年来,“文化遗产热”成为备受瞩目的现象。而与此同时,文物“活化”过程中的娱乐化倾向也随之显露出来。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谈到博物馆的过度娱乐化问题时,指出除娱乐化途径外,实现文物的“活化”还可以有多种方式。
博物馆文物展出,从库房移出展览,借助科技手段让观众多角度近距离欣赏,举行全国性、世界性的巡展等,这些都是实现文物“活化”的方式。但是,当前博物馆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博物馆展出的研究方面浅尝辄止,面对丰厚的文物资源,缺乏深入扎实的学术研究和富有思想性、启示性的学术观点;在传播方面“耍宝卖萌”的短视频越来越多,“翩翩起舞”的文物容易误导公众对文物内涵的认知;而文物收藏功利化,重视文物的经济价值,而轻视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特别是,当下有些电视节目将博物馆过度地娱乐化,这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一种扭曲和误导。
对博物馆“过度娱乐化”倾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政协委员都提出了批评,如今的一些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呈现和传播,只是简单地把文物通过纯粹娱乐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减损了文物的历史厚重感。而在博物馆文物的展览和呈现中,面对博物馆“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博物馆的确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面临互联网技术的冲击,博物馆应该怎么办?对于新出现的互联网现象,博物馆和文物单位不应完全抵触,应该研究这种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新方式,研究怎样借助这种新方式更好地为博物馆的展示、教育等功能服务。我们可以使之成为弘扬博物馆文化的延伸手段,把握正确导向,发挥其正能量的一面。但若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让文化遗产过度娱乐化,对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是有害的。
过度娱乐化不应是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方向。对被娱乐化后的文物,大众接受了娱乐化的信息,却无法了解真实的文物,更谈不上获得丰富的历史认知。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文物被粗鄙化“打造” 、滥加“改造” ,这些文物被抽空真实的历史内涵,只留下躯壳……
博物馆文化遗产的传播,不能减损文物的历史厚重感,应坚守历史和文化的底线。无论是文艺创作者还是博物馆都应该以“引导”为己任,研究怎样传播文物所记录的深邃的、丰富的内涵。博物馆应该保存历代先人创造的文化财富,并通过陈列、展示、出版等方式进行广泛传播,但是传播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文化内涵,这是需要坚守的底线。
在当下的文化遗产热中,我们必须深知,文物有它本身独特的历史特征、文化特性、美学属性和艺术品性,文物当然要“活”起来,走出深锁的“围墙” ,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但对文物的“过度娱乐化”应当引起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