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春秋》再现鲁国礼乐传承史
栏目:资讯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报讯(记者 金涛) 3月19日,长篇纪实作品《鲁国春秋》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孔子出生地山东省济宁市尼山举行。活动由山东省作协、济宁市文联、济宁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办。李炳银、姬德君、杨朝明、高述群、铁流、王鸿鹏等出席研讨。大家认为, 《鲁国春秋》以史的脉络和文学笔法写就鲁国历史,讲清了鲁国之史、再现了鲁国之魂、突出了鲁国之韵,在儒学、文学、史学、政治学上均有重要意义,为今天的治国理政、礼乐文化传承提供借鉴与力量。作者能够把近八百年鲁国大历史完整地展示出来,而且力求治史严谨,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有出处。 《鲁国春秋》叙事沉稳老到、文化底蕴深厚、情感充沛、书写细腻,不仅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也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