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电影市场的春节档即将到来,《疯狂的外星人》 《飞驰人生》 《新喜剧之王》等影片将展开激烈的竞争,而打响头炮的是率先发布的电影主题曲。近日《疯狂的外星人》剧组提前发布了梁龙作词作曲,梁龙、黄渤、沈腾演唱的同名主题曲, 《飞驰人生》剧组也提前公布了由“韩信” (韩寒和阿信)组合创作的主题曲《一半人生》 。有的网友说, 《一半人生》歌词入心,从中品出了人生况味,歌词内容上和人们“一年到头”的心情颇为契合。而歌曲《疯狂外星人》则采用梁龙一贯的摇滚跨界二人转风格,颇具喜庆气氛,形式上可谓踩准了春节档独特的节拍。可以看到,这些主题曲与影片发行的档期和影片的宣传形象关系紧密。
曾几何时,没有影片主题就没有电影主题曲,那是一个电影与音乐刀剑合璧、齐头并进的时代。为了音乐元素更好地融入影片,前辈音乐家们曾经在忙碌的电影拍摄间隙创作电影歌曲。拍摄《上甘岭》时,导演沙蒙曾给乔羽打电报催稿,否则剧组就停拍等他写歌词。由电影诞生的歌曲《我的祖国》传唱至今,让后人也得到精神的升华。
然而随着时代变化,电影主题曲已然等不到电影放映时或末尾字幕处才让观众首次听到,电影音乐作为媒介有了更多的展示空间和价值。让一首主题曲甚至多首推广曲“打前哨”是影片营销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与档期呼应制造相应的观影气氛,也能在影片的演员阵容外再加入一位歌手明星作“外援” ,从而提升票房号召力。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歌曲在多平台播放能为影片争取到更长的宣传周期,甚至还可以试探目标观众人群对影片的反映,而影响接下来的营销战略。但是一些宣传方并不理会这诸多益处,不去认真制作一首与影片相得益彰的歌曲,或将其纳入到整体的营销策略中,而只想利用歌手强大的粉丝效应获取相应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前期营销手段的主题曲创作被独立出来,与影片若即若离。在新的电影宣传发行方式下,应避免其变成一种消费粉丝的变相忽悠手段。
近年来,王菲、朴树等歌手屡次获邀演唱电影主题曲,或是因为他们出新歌的周期较长又较少在综艺节目露面,观众对他们“开金口”的期待是电影主题曲火爆的保障。而在这种期待下,也会适得其反,观众走出影院后吐槽“一部电影不如一首歌” 。另一种情况是,2015年电影《聂隐娘》上映前,朴树创作并演唱的影片宣传曲《在木星》发布,宣传方提到这是朴树为表达对侯孝贤的尊敬,作为影迷而创作的。 《在木星》的名字和朴树之后推出的专辑《猎户星座》显然更搭配和统一。据朴树说,2003年就有了《在木星》的意象和歌名,旋律则是2007年写完的。当听众在歌词中细细寻觅,也很难与导演侯孝贤的形象联系起来。
以上观众对歌曲及电影的意见证明,影片和主题曲的形象应该是统一的,并且观众会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另一方面,如今观众越来越趋于成熟理性,“歌热片冷”的情况已有不少先例。观众已经能够分辨“音乐用心,成片想必也不会令人失望”的逻辑推论失之草率,能够区分音乐和影片是两种事物,有的观众即使不去看电影也不会妨碍他们单曲循环电影主题曲。所以,当观众既会因为歌曲而对电影抱以期待,又会综合地考虑影视制作的方方面面:导、编、演的口碑,其他观众和影评的意见乃至电影宣传曲的质量。然后再判断影片是否值得观赏。制作方和发行方更不应顾此失彼,放任电影宣传曲与影片整体形象脱节。许多案例说明了,无论哪一部分发挥失准,影片都有可能遭遇口碑下滑,因为从制作到营销是一个信用整体。
作为影片的宣传曲,歌曲无须承担面面俱到的创作负担,它只需为影片增色就已经达标。但作为一首歌曲它也应有自身的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影片能够聚拢的人气、歌曲选择推出的时机,电影主题曲其实具备了成为歌手代表作的契机。例如《时间都去哪儿了》是2013年贺岁片《私人订制》的主题曲,这首歌感悟人情、契合人心,推出的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少。在2014年春晚演唱后,曾引发了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话题的全民讨论。那些宣传期一过就“销声匿迹”的歌曲除了应景、凑数、赶工之作,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影片主创的翻唱歌曲,这些歌曲没有好好揣摩当下的听众要听什么,也就不具备影片下线后继续流传的素质。近年来有多部影片选择翻唱《在雨中》 《冷雨夜》 《喜欢你》 《世间始终你好》 《被遗忘的时光》等港台经典流行曲作电影主题曲,它们源于观众的怀旧,也与当下综艺节目盛行的“翻唱风”不无关系。诚然,在电影里用好了老歌能够天衣无缝,但放过借助影片的主题、观众的情感和大好宣传效应的机会,创作一首留得住的新歌曲,也是很可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