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由中国影协、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中国影协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承办的“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人2019新春团拜会暨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年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陶玉玲、李明启、谢飞、广春兰、麦丽丝、涂们、娜仁花、艾丽娅、萨日娜、胡尔西德·吐尔地、杨秀措等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电影人代表在2019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共聚一堂,共话情谊、畅谈电影,回首过往、展望未来。
中国民族电影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良好,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较大提升。“就数量而言,我国近些年民族电影年产量都达数十部;就质量而言,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 《告别》等民族电影不仅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屡获奖项,也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回族著名编剧、中国影协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马维干在总结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时特别提到,每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都会设立民族影展环节,有效普及了民族电影精品,也极大地激励了少数民族电影人的热情。
近几年,天山电影制片厂的创作生产十分活跃,先后推出了《塔克拉玛干的鼓声》 《远去的牧歌》等多部优秀民族电影作品,这令在天山厂工作了三十余年的锡伯族著名导演广春兰倍感欣慰。改革开放后,广春兰曾创作过《买买提外传》 《火焰山来的鼓手》等十余部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广泛影响的民族电影。“在大好形势下,我打算继续进行创作,也希望青年电影人拍摄出更多更好的民族电影,希望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能更多地关注民族电影。 ”广春兰表示。
蒙古族青年导演德格娜因电影《告别》获得了广泛赞誉。她认为,当下国家有关部门对青年电影人和少数民族电影人的扶持力度很大,激励更多有志于从事电影事业的年轻人走上了创作的道路。“同我父母那一代少数民族电影人相比,今天的创作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好了很多,从资金的来源到题材的选择,从制作的专业度到观众的接受度,都让我感到幸福。 ”德格娜表示。
中国影协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还在年会上与中国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发起《关于扶持民族地区电影创作的联合倡议书》 ,覆盖全国众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国生态农业产业联盟将与中国影协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电影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少数民族电影新人辈出、佳作不断,少数民族电影创作迎来全新的时代。马维干介绍,在国家民委的支持和鼓励下,中国影协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近年来积极推动“一族一影”工程,力争让每个民族都至少拥有一部属于本民族的电影。“下一步我们将多方筹集资金,支持一部分精品民族电影剧本投入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