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讲座不妨做好“远征”的准备
栏目:钟鼓楼
作者:周慧虹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过去我们印象中的各种讲座通常是免费的,在图书馆、书店、大学校园,总能和这些免费精神食粮不期而遇。然而如今,随着知识付费产品的火爆,实体书店、阅读空间、咖啡馆中的付费讲座、沙龙、读书会也已悄然登场。据媒体报道,在北京,“每周有大约数百场讲座、对谈、沙龙活动,而大大小小的收费活动有50场左右” 。

  付费讲座固然有其支持者,可目前来看,仍不免陷于“有人气无钱途”的尴尬。有些讲座,前期以免费形式出现时人头攒动,可一旦改为收费方式,则立马门庭冷落;有些讲座,虽试水收费模式,但所收费用区区几元、几十元,有的还附赠饮品、图书、笔记本等,到头来往往是赔本赚吆喝;还有不少讲座,付费听众坐着听,未付费的听众亦可站立围观,其结果是站着的听众比坐着的还多……凡此种种,目前来看付费讲座难以形成可持续的成熟运营模式。

  平心而论,付费讲座应该有着光明前景。置身于知识经济时代,当初以“免费”为主要标签的网络文化消费已越来越趋向于走付费消费之路,而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也日益浓郁,“知识就是财富”的观念也更加深入人心,相信只要线下讲座从形式到内容真正契合社会公众的兴趣与诉求,定会有不少人慷慨解囊,像愿意为网上付费内容埋单那样地忠实追随线下付费讲座。

  笔者以为,当前许多付费讲座“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之一,在于讲座过于“碎片化” 。组织者“为了讲座而讲座” :今天请人讲音乐,明天请人讲历史,后天又请人讲军事……不一而足,看似所涉内容驳杂,尽可能兼顾各方面受众需求,实际上面面俱到反而讲得不深不细,一鳞半爪不成体系。如此一来,类似讲座像一阵风,刮过后并不能留下多少印记;或者说,仿佛餐前的瓜子糖果,吃一点虽可,不吃倒也无妨,自然也就不足以增强受众的黏性,不足以为付费讲座培育起广阔的受众。

  由此,不免让人想到陈丹青整理的木心讲稿《文学回忆录》 ,此书一经问世,即获广泛好评。事实上,当年与这本书相伴随的亦是一场付费讲座。只不过,这场付费讲座不同于现在,它前后讲了整整五年,被木心称为“文学的远征” 。它以木心自己的方式,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发展状况做了细致梳理与独特解读,让包括陈丹青在内的听者因此而倾倒,因此而“免除了蒙昧” ,也使得后来更多读者因了《文学回忆录》而得缘领略这场讲座的精髓、想象这场讲座的气场神韵。无疑,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付费讲座是经典的,它不仅收获了一个接一个的拥趸,而且还收获了一本《文学回忆录》 ,从而让当年的讲座跨越时空流传了下来,留给后人的除了一笔文学的财富,还有就是如何开展付费讲座的成功典范。

  现在各地开展的付费讲座,想要摆脱所面临的尴尬,不妨多向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取经。其中值得汲取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得做好“远征”的准备,也就是说,不能仅仅满足于讲座的“碎片化” ,最好还是让讲座形成体例,有自己的风格;而且,必要时还可使讲座内容以出版方式纸本化、以多媒体途径网络化。为此,付费讲座的组织者可诚邀一些有文化含量、知识水准、业界影响力的专业人士,围绕受众感兴趣的领域循序渐进予以系统化讲解,把更多“干货”带给受众,亦可就某一议题组织各个层次人士广泛深入交流讨论,在旁征博引、观点碰撞中激发参与者兴致,引发其思考,等等。通过有目的地“远征” ,让收费讲座办得有底气,使更多人从中乐而有获、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