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有戏》为何有戏?
“再不自我革命的话,就会被淘汰”
作者:本报记者 吴月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桂林有戏》近日作为开幕式演出亮相第八届桂林国际山水文化旅游节,集合了广西地方戏桂剧、彩调等经典剧目,观众看后都非常惊讶,没想到在广西能看到如此精美的戏。作为一台上演了快两年的演出,主创人员在把它搬到开幕式的现场——酒店的大型会场时,仍然十分认真地排练了几天。提出《桂林有戏》创意的是桂林戏剧创作研究院的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树萍。她谈到了当时的创作冲动:“再不自我革命的话,就会被淘汰。 ”

  2012年,在桂剧团、彩调团经过文化体制改革之后,张树萍发现观众不喜欢、不认可传统戏,她很苦恼,她也在想,为什么传统戏曲文化的作用没能发挥出来呢?应该让大家都懂得欣赏戏曲。“白先勇做的青春版《牡丹亭》对我们很有启发,激发我们想让观众重新喜欢上广西地方戏曲。 ”张树萍说,白先勇回桂林五六次,张树萍每次都会请他看桂剧,因为他从小就坐在妈妈腿上看桂剧。白先勇对桂剧也十分熟悉,台上演的戏是什么流派,他一眼就能认出。

  2013年,张树萍就开始策划《桂林有戏》 ,前后与上海戏剧学院的两个编导团队合作,可后来的呈现却不太令人满意。张树萍想,最清楚了解桂剧的人是自己,最后决定自己搞。他们列了20多个剧目,派给各分导演,经过筛选,决定以桂剧《拾玉镯》开篇,以文场等形式串连起彩调《王三打鸟》 、桂剧《人面桃花》 、彩调《娘送女》等剧目,以一位少女从情窦初开到嫁人的脉络展开。张树萍的目标很清楚,就是要引领桂林的地方文化,“当然引领是需要艺术标准的,我们自己的节目要达到这个标准,才能把艺术彰显出来” 。

  2017年, 《桂林有戏》开始在小剧场演出,并从2018年开始做成T形舞台,让观众三面看戏。张树萍说,就是要让观众体验戏剧。演出一开场,饰演贵妃的演员在舞台中央化妆、穿衣、戴头饰,目的就是让观众一进到剧场,就感受到戏曲的气场,能立刻安静下来。她说:“我们要懂点艺术心理学,观众的心随着剧情与编排,提升、回落,再冲高” 。她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十分严苛,“该停顿一秒的地方不能停两秒” 。每一场演出,她都在场内观察观众的反应,一旦有人低头看手机,她就会想,自己的戏是不是有问题。

  以前广西的桂剧、彩调很少有年轻人看,张树萍和团里的演员也都在反思,如何“革自己的命” 。桂剧一级演员伍思婷如今是团里的中坚力量,她说,像梅兰芳先生的“移步不换形”一样,桂剧首先从化装的改良开始,勾脸细致、服装精美,每个角色的造型都根据演员的特点量身打造。她还强调,现在的表演要比过去更走心。因为是小剧场,演员与观众距离很近,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得很细致,“你的眼睛、手指都是心灵的传递” 。伍思婷说,例如过去她们学戏,老师只告诉她们眼睛看哪、手指指哪。现在教戏,就得把动作背后的潜台词分析出来。

  做《桂林有戏》也是一次整理桂林戏曲遗产的过程。 《娘送女》是一出母亲送女儿出嫁的戏,做娘的唱词有800多句,告诉女儿应该如何为人妻、为人母。张树萍请来了80多岁的老旦演员一句句地把这800多句唱词唱下来,并进行记录。她说,这是唯一一位能把完整的戏唱下来的老前辈了。全戏三个小时,但已经不适应现在观众的欣赏习惯了。所以他们把每部戏的精华提出来,把传统戏进行精简。

  虽然现在《桂林有戏》一票难求,但是他们有意不加场,基本每周演一场。“因为要保证演出的品质,演员们细腻的表演是需要功夫的,需要演员们有时间去酝酿、去学习。 ”张树萍说。此外,他们还给每个观众派发调查问卷,或是在公众号里征集建议。“有时观众冷不丁地说一个点,就点通我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