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当然有底线,戏谑岂可无禁忌
——从“暴走漫画”反思自己“没意识到娱乐需要底线”说起
近日,“暴走漫画”就此前被指在节目中丑化恶搞英烈一事公开发表道歉信,除了“诚恳地向英雄家属道歉,向主管部门道歉,向媒体道歉,向网友们道歉,向社会各界道歉”外,“暴走漫画”还在信中公布了具体的整改措施。而道歉信中的一句话让人尤其深思,“我们习惯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去表达观点和态度,却没意识到娱乐需要底线,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够娱乐化的” 。
娱乐到底需不需要底线?这是一个不需置疑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行为都需要底线。有学者提出过“底线伦理”的概念,不管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价值目标,都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有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我们都知道,法律规则和具有普遍认可度的道德要求是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底线,日常活动违背不得,娱乐活动当然也违背不得。
可见,生活中不缺少规范行为的底线规则,然而娱乐节目的提供者却往往缺少必要的“底线意识” 。很多人指出,消费主义所带来的流量至上、收视率至上,影响了娱乐节目提供者的责任意识,使很多娱乐节目逾越底线,这种经济效益方面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戏谑解构取向在娱乐节目中的影响——随着解构思潮的兴起,对过往严肃的历史书写和宏大叙事戏谑式的“再创作”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这种“再创作”的方式以现时的背景、话语或逻辑思考为“创作点” ,使解构对象过往的严肃性或宏大性变成“娱乐点” 。不可否认,这种解构方式创造了娱乐价值,也为人们观照现实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和表达。
然而,不少娱乐信息的提供者给人们带来了“解构无禁忌”的印象——任何严肃的事情都可以拿来成为戏谑的对象,不管是群体遭受的苦难还是个人经历的悲剧,都被送上了“再创作”的“手术台” 。生活当然需要娱乐,笔者也不相信娱乐节目会轻易地改变观众的认知和价值观,但无度的戏谑、没有底线的娱乐的确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如前段时间的“慰安妇表情包”事件,作为战争受害者的慰安妇不应成为一种娱乐的符号,苦难本应增进思考,受害者的尊严本应受到尊重。对于那些需要严肃对待的事,不适宜的戏谑,不仅会伤害人们的感情,甚至会对社会共识的形成产生危害。
娱乐需要底线,娱乐节目的提供者应该有“底线意识” 。这种“底线意识”不仅表现在娱乐的对象上,还表现在娱乐的形式上。相比于其他活动,娱乐的形式会消解理性和意义,娱乐节目通过对人物、事件或某种逻辑的夸张化表达,塑造一种扭曲的形象,达到娱乐观众的目的。这种夸张化的表达不宜过度,应保持在观众可以普遍接受的范围里。
其实,不只是娱乐媒体,所有公共信息的提供者及公共领域内的言说,都应该存有一个“底线意识” ,发布面向公众的信息,就应该考虑公众的感受,也应该考虑信息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这个“人人都可发声”的自媒体时代,我们心中应该常存“不能违反的基本规则”和“不能逾越的基本界限” ,带着“底线意识”去表达我们的感情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