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京剧院新创京剧《红军故事》7月31日与观众见面
小戏不小,三个故事一段壮阔历史
栏目:特别报道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半截皮带、半条棉被、一件棉衣,红军长征途中,围绕这三个物件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将于7月31日与观众见面,这就是国家京剧院新创京剧《红军故事》 。

  京剧《红军故事》由《半截皮带》《半条棉被》 《丰碑》三个小戏组成。 《半截皮带》讲述长征途中,一个红军班早已断粮断炊,半截皮带成了全班最后的食粮。战士周广才含着泪对同志们说,我们把它留下作个纪念吧,带着它到陕北,去找党中央,去见毛主席。这样的信念支撑着年轻的红军战士走出茫茫草地,走到了陕北。 《半条棉被》讲述三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 《丰碑》讲述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将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友,自己被严寒夺去生命的感人故事。这部作品由张曼君导演,胡应明、徐新华、王宏分别担任三个小戏的编剧,由朱绍玉、陈建忠作曲并设计唱腔。

  与近几年为观众所熟悉的《西安事变》 《党的女儿》等革命历史题材京剧作品相比, 《红军故事》的特点是“小” ,虽然事小、戏小,蕴蓄其间的信仰的力量、奉献的精神,却在任何时代都足以震撼人心。张曼君说,红军长征路上,是无数细微的、真实的付出累积成了最终的胜利,人们在今天可能无法想象当时的红军战士是怎样的赤诚,但这些小事是令人感到亲切的、可以触摸的,这些具体的细节哪怕微小,却让它背后的壮阔有了托放之处。

  今天人们不需要爬雪山、过草地了,重温红军长征那段艰苦岁月的意义是什么?红军战士的“真挚赤诚” ,是作品期望传达给今天的价值。“我是江西人,而且长在赣南,在那块红土地上,红军故事并不陌生,那是镌刻在老百姓心中的怀想,是口口传诵的革命历史,是活生生的人和事,是托放记忆、抒发情感的重要的存在,是今天迫切的呼唤与重拾。 ”张曼君说,回忆重温过往,为的是珍视与正视,珍视那些真挚赤诚的人和事,正视历史的记忆和呼唤,回望初心,讴歌初心。

  据介绍, 《红军故事》力求在真实中见诗情。在道具与服饰上突出真实感,彰显生活的亲切,如《半条棉被》的室内装置——竹床、米缸、竹椅、棉被等;在布局上则通过装置和灯光倾向写意和诗化,如镜框、纪念碑等意象,寓意回望与怀想,开启舞台的心理空间。三个小戏之间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拢聚在全局之中。

  “旧耳朵、新眼睛” ,朱绍玉这样理解当代观众的审美取向——耳朵喜欢听到熟悉的旋律,而眼睛喜欢看到新鲜的呈现,所以《红军故事》的音乐贯穿融入了《长征组歌》的旋律以及富于生活气息的民歌民谣,牵引观众沿着听觉记忆回到那段艰苦岁月。唱腔在传统中求新,力图令观众既有“新朋初见”又有“旧友重逢”之感。为了让作品更加丰满,演出将以交响乐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