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潜心创作
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5月23日)
李屹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经中宣部同意,今天,中国文联在这里举办“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潜心创作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座谈会。刚才, 8位文艺家代表分别从各自艺术门类出发,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畅谈了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以及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的体会,表达了进一步弘扬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习近平文艺思想指引下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潜心创作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的艺术追求,听了之后,深受启发。
76年前,在战火纷飞的抗日岁月,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结合起来,科学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 ,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文艺创作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从根本上回答了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等重大原则问题,奠定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领导文艺事业的经典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彪炳史册的光辉著作。
76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指引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正确道路,强调“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 ,要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江泽民同志强调“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 ,要求作家艺术家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学艺术工作者都要奋力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努力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76年来,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自觉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两次专门就文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亲笔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并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对文艺工作作出重要论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为标题性段落加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时代发展对文艺工作的本质要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文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艺理论和中华美学精神,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伟大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具有深刻的时代性、原创性。习近平文艺思想立场鲜明、观点系统、判断科学、逻辑严密、学理深厚、视野开阔,既博大精深又鲜活生动,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习近平文艺思想最重要的理论品格是实践性。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最宝贵的理论品格是实践性。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伟大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是当代中国文艺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习近平文艺思想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文艺的宝贵历史经验,创造性回答了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传统、文艺与市场、文艺与价值观、文艺与创新、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等一系列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实践面临的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地位作用、方针原则、目标任务,指明了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的战略路径,是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旗帜和根本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是文艺界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在新的征程上进一步做好文艺工作与文联工作,一定要高举习近平文艺思想这面旗帜,坚定沿着这一思想指引的正确方向和光明前景开拓前进。这里,我谈几点学习体会,与大家一道交流: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艺的功能作用,自觉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文化使命。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时代的标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艺以弘道”的优良传统。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的人民。这种精神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创造和积淀出来的,也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更离不开广大文艺工作者用艺术的手法讴歌和弘扬。比如近年来拍摄上映的《建国大业》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电影,既对国民进行了民族精神的传扬,也生动再现了历史的跌宕起伏与时代人物的崇高品格,同时运用现代电影技术手段,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观众充分体验到了艺术的魅力和精神的震撼,为主流电影对民族精神的传扬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活教材。又比如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优秀戏剧作品,京剧《廉吏于成龙》 《西安事变》 、豫剧《焦裕禄》 、沪剧《挑山女人》 、话剧《兵者·国之大事》等,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扎根历史文化丰厚土壤的同时,塑造了一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催人奋进的时代精神。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飞跃的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素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施展才华打开了广阔的天地。未来五年,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启。我们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讴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找准文艺创作的坐标和方向,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彰显中国精神、中国美学、中国价值、中国气派,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走与人民相结合的创作道路。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明确指出,“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 、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人民的需要就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回顾历史,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无不是以人民大众为题材,深受人民喜爱而广为流传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所指出的,“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 ”这里不禁想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毛泽东主席的关怀支持下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秦腔、眉户等戏曲形式,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深受广大边区群众欢迎的戏曲作品。当时,民众剧团每到一地演出,群众总是恋恋不舍地把剧团送出很远。民众剧团的团歌中这样唱道:“你们从哪达来?从老百姓中来。你们又往哪达去?到老百姓中去……”这几句歌词,生动指出了文艺家所应坚持的与人民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再比如,乌兰牧骑之所以能让无数人铭记和感动,是因为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牧民奉献了美好精神食粮。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文艺的根本方向,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作家路遥在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深入矿井,与矿工兄弟一起挖煤、运煤,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精神需求,才创作出深受读者喜爱、历久弥新的《平凡的世界》 。这些事例说明,只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我们的文艺才能真正发挥立心铸魂、成风化人的作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领导亿万人民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这个伟大实践必将为艺术家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既呵护温情,又鞭挞丑恶,笔下流淌着良心,字句蕴含着理想,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时代奉献不朽作品。
第三,深入火热生活、深度观照现实,奋力讴歌美好新时代。南宋诗人杨万里诗中写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人民生活和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我们常讲,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是“高于”的基础,没有“源于”就不可能有“高于” 。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走进现实生活,置身于生活洪流之中,努力提高抓住生活、阅读生活的能力,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用生活滋养自己的艺术创作。可以想见,当年柳青如果没有在陕西皇甫村14年的体验和积淀,笔下的人物就不会那么栩栩如生。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大礼堂首演,据亲历者回忆说,全场不流泪的人是很少的,有的人从始至终泪水未干。70多年来, 《白毛女》长演不衰,“喜儿”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是和几代艺术家坚持人民至上、生活为源,不让观众失望,不让师长失望,更不能让历史失望的崇高艺术追求分不开的。 《战狼2》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吴京为了拍戏,到部队当了18个月的“兵” ,体验了从义务兵到士官的角色转换。这些事例都说明,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作家刘醒龙说:“经典从来都是从火热的生活现场中来的。文艺工作者在接下来的创作生活中,还有更多文艺现场需要艺术家不负时代情怀地投身其中,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从变化中发现进步,努力创作出更多的经典。 ”诚然,生活的柴米油盐看似琐碎和平凡,但蕴含着深刻和崇高;社会的日新月异看似眼花缭乱,但沉淀着永恒的价值。文艺工作者要用心用情深入生活,读懂读透社会生活这本大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反映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把握主流、反映本质,塑造出马克思所说的“有实践力量的新人形象” ,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表现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感动忧伤,让作品真正走入人心、产生共鸣,鼓舞人们秉持理性、正义、善良的精神火炬,走好当下、面向未来、塑造未来。
第四,聚力精品力作的创作生产,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安身立命之本。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标志。目前,我国已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而文化获得感和精神满足感的获得程度,往往表征着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从文艺的角度对“美好生活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既要看到其物质性内涵,更要看到其精神性内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文艺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是否能从文艺作品中得到思想的启迪、艺术的享受、审美的熏陶,将成为人民感知并衡量生活美好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应该说,当前我国的文艺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也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我们的文艺创作生产中,标志性的“高峰”作品还比较少,创作中的同质化倾向、浮躁之风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原创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现实主义的文艺精品还不多。文艺要跟上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就要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来,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把提高文艺原创力摆在突出位置,把握文艺创作规律,鼓励艺术创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激活文艺创作,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广大文艺家要以“戏比天大”的精神对待文艺创作,在艺术上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精雕细刻,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目标,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 ”同时要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第五,加强行业建设和思想引领,努力营造昂扬向上、风清气正、健康发展的良好文艺生态。中国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在团结文艺工作者方面负有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增强文联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增强组织活力、向心力、吸引力和行业影响力,为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全国文联深化改革工作正在全面系统推进。文联工作的主责主业,就是努力发挥行业建设主导作用,最广泛地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引导推动文艺创作,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我们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文艺思想观察时代、淬炼思想、指导创作。要继续深入实施文艺评论工程,切实加强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的评论引导,以有力的文艺评论推动文艺创作繁荣。要加强和改进文艺评奖工作,不断提升文艺奖项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切实发挥评奖对创作的驱动、引领作用。要加强文艺界行风建设,把组织开展重大主题文艺实践活动作为加强思想引领的常态化工作载体,切实加强文联人才研修和协会会员特别是新文艺群体的培训工作,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崇德向善、德艺双馨,在攀登艺术高峰的进程中提升思想境界、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推进文联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强三性” 、“强四力” ,去“机关化、行政化”要求,变思维、换思路、调机构、转职能,补齐工作短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彰显文联组织生机和活力。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艺思想为统领,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锐意进取,为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