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陵人”应该成为文物保护的“真朋友”
——从某“走陵”组织移动唐崇陵石刻残件引发争议说开去
栏目:艺论纷纷
作者:常恒  来源:中国艺术报

  俗话说“江南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皇上” 。因为独特的历史原因,陕西土地下的帝王“产量”确实很高,这也吸引了许多文物爱好者或民间团体组织慕名而来,开展文物遗址类旅游活动。然而在开展此类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人的文物保护及法律意识不足,为文物保护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最近,一个名为“帝王陵文化研究会”的“走陵”组织就因在陕西私自搬运、移动唐崇陵陵区内的石刻残件引发争议。

  对于“走陵” ,许多人并不了解,简单地说,就是历史文物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一种到各地古代陵墓游学、考察、观摩的活动。从事这类活动的人因为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用脚步“丈量”古代陵墓,被称为“走陵人” 。近年来,在陕西、山西等文物大省中,“走陵”活动愈发活跃。诚然,“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重要,“走陵”是到实地、面对实物对历史文化进行研学的一种方式。特别是随着交通的日益便利,人们可以通过“走陵”与曾经只能在书本中看到、或连在书本中都难以看到的文物遗迹面对面,近距离感受文物古迹的深厚意蕴,这一魅力吸引了许多历史文物爱好者。

  参加“走陵”活动的人从自身兴趣爱好出发本无可厚非,但无论初衷多好,其行为都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据报道,“帝王陵文化研究会”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称将唐崇陵石刻残件移位到监控下保护。人们对其行为的争议之处一是在于该组织的合法性及其行为的合法性;二是初衷固然不错,但他们不是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这样的行为可能对文物遗迹带来多大的伤害难以估量,也是违反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对于原址保护的相关要求的。

  “帝王陵文化研究会”事件凸显出“走陵”这一深受历史文物爱好者欢迎的活动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走陵”活动及有关组织的规范化。“走陵”活动的参与者并非专业的文保人士,缺乏相关的保护意识、知识与能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有效规范,其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控制和衡量。此外,因为不少陵区占地面积大,文物分布范围广,或在偏僻地区或在田间地头,对游历者行为进行监管的难度着实不小。而时下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不断升级,让旅游内容不千篇一律、更具文化内涵成为市场需求,一些旅游商家也瞄准商机,设计“走陵”旅游线路,价格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一旦商业元素过多掺入其中,对文物造成的伤害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了,这就需要文保部门及文化旅游部门共同合作,加强有关活动的管理规范。

  笔者以为,不能因为“走陵”行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就“一刀切”地禁止,文保部门应当珍视这一人群对历史文物的热爱之心,与此同时,更应在此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增加他们的文物保护知识和能力。如果能充分发挥“走陵人”的积极作用,无疑将会壮大文物保护队伍。比如,“走陵人”在“走陵”的过程中,会拍摄、记录下大量文物遗址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是,这些资料还会伴随着一波接一波的“走陵人”的前往而“实时更新” ,这能让文保部门的触角伸得更远、反应更及时。再者,面对文物这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开展了文物认养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让文物保护的覆盖面更大,文保部门不妨尝试引导一些“走陵人”成为文物保护认养人或志愿者,群策群力保护好文化遗存,让全民参与文物保护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