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入戏”的老师与一首古诗火了。近日,山东淄博某中学语文老师史大喜在课上“魔性”朗诵《将进酒》的视频迅速走红。这位同事和学生眼中的“大喜哥” ,在课堂上总是激情四射,他说朗诵诗歌之前一定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触摸诗人的灵魂” 。有网友评论道“这是别人家的语文老师!有这样的老师,我整节课都能集中精力听课” 。
对于语文这一个天然带有艺术性质的科目来说,在课堂上能让自己沉浸在诗歌中的老师,想必更有可能使学生感受到诗歌艺术的魅力吧。然而,说起语文老师,说起语文课,在相当多人的记忆里,却是跟艺术扯不上任何关系的,尽管那堂课所要学习的,都是被称为文艺作品的散文、诗歌、小说等。在记忆里,《将进酒》和其他古诗词似乎是用来分析作者感情和字句含义的,而分析出来后,又要按照某一种固定的模板去叙述……这种以寻求答案为目的的诗歌鉴赏活动,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诗词如此,其他艺术形式也是如此。一直以来,本应有独立地位的艺术教育,都是附着在应试教育理念之下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艺术教育一直呈现出被边缘化和功利化两种极端。一方面,音乐、美术等传统艺术科目不受重视,学生又没有时间去接触戏剧、舞蹈等“课外”艺术形式,沉重的学业负担影响了艺术接触,而就是像诗歌、散文这样出现在语文课上的艺术作品,也往往会被粗暴地以“分析中心思想” “分析段落大意”等应试要求所“肢解” 。另一方面,各种艺术考试所催生出的过于注重实用性的艺术教育模式,又忽略了对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置艺术规律于应试思维之下。
幸运的是,近些年来情况有所转变,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校开始注重艺术,无论是传统艺术科目的完善,还是门类细分的艺术社团的建立,甚至包括最近流行开来的“非遗”艺术进校园,都可以使学生们在传统的“语数外”等考试科目之外,有了更多在学校里接触艺术的机会。而随着越来越多社区艺术课堂、儿童戏剧节、文创节等以学生为对象的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走出学校,青少年也有了更多接受艺术的机会。
创造了更多艺术教育的机会,也要让这些教育形式“活”起来。艺术是“活”的,艺术作品蕴含着创作者的感情和思考,而艺术作品的接受者则是“解码者” ,通过审美活动,达成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对学校的艺术教育来说,老师在教授艺术作品的时候,必须首先完成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才能把自己的感受和对审美方法的理解传递给学生,老师要首先使艺术作品“活”起来。正如史大喜老师所说的,他在朗诵诗歌之前一定要“触摸到诗人的灵魂” ,而正是这种“触摸”和对“灵魂”的演绎让我们感动。
课堂之外的艺术教育同样应是“活”的。笔者想到了另外一则新闻。新年伊始,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第二届“小小代言人”评选揭晓并颁奖。34位“小朋友”通过展示自己与中国儿艺的故事、情缘,被选为中国儿艺2018 “小小代言人” 。2018年,这34名“小小代言人”将与34部剧目一起,为更多的孩子送去欢乐。儿艺让孩子们参与到艺术作品的解读和创作中,这种艺术教育的形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尝试以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来诠释艺术作品,无疑赋予了孩子们参与审美活动的主体性的地位,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审美能力,还可以提供给他们观察世界的更广阔的视角。
传统艺术教育方式已饱受诟病,而艺术教育到底该如何进行,政府、学校和社会机构都在进行着各种探索。毫无疑问,火了的史大喜和致力于让孩子加入到艺术审美活动中的中国儿艺,为这种探索提供了不同角度的借鉴。而只有让艺术教育“活”起来,艺术才能真正产生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