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后,苍翠群山环绕;村前,清澈濂溪蜿蜒而过;村中,道路洁净,花草热闹,“乡村别墅”随处可见……走进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云峰街道长濂村,脱口而出一个字:美!
村路两边的白墙上,明嘉靖、万历年间的循吏直臣郑秉厚等“长濂历史名人”画像跃然眼前。作为深藏小村中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氏宗祠、郑秉厚府第、绣楼、蒙童书堂、滋德堂、宝俭堂、公正亭等组成的明清建筑群,低调而又自豪地诉说着长濂村的久远和厚重。
走在长濂,村里全是气派的两三层小楼,外立面都经过规划和改造。有几户人家正忙着给新盖成的别墅楼做墙面修葺工作,看到记者,在二层的户主推窗探出头:“我家马上就要住进这栋新房子了! ”还有几户人家正在满是花草的院子里休憩,一些村民来到村里的小卖部门前聊天,他们的身后,挂着一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倡议书”挂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农村。在遂昌,一幅乡村振兴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走“绿富美”生态发展之路
长濂村距遂昌县城10公里,素有“浙西南第一古村”美誉。
如今的长濂村,是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省小康建设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但许多人不知道,这里曾长期靠砍树和养猪卖钱,一度被叫做“猪粪村” 。
2006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长濂村调研,为村子定下“发挥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带动村民致富”的目标要求。习近平一番话,让长濂村人意识到坚持走“绿富美”生态发展之路的重要性。从此,长濂村开始大面积种植阔叶林,另一方面大搞洁净乡村,拆除牛栏猪棚和违建。短短两年时间就摘掉了“猪粪村”的帽子。用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带来美丽生活,从那时就成了长濂村民的共识。
长濂村还以村集体名义筹资开发建设了鞍山书院、月洞家风等景点,并完成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村级民俗博物馆建设,吸引了根雕、书法、瓷器等民间艺人入户,形成了有区域性的民俗文化产品集散、展示和研究中心。
记者走进位于长濂村东马鞍山麓掩映在浓密绿荫中的鞍山书院,被庭中松柏以及书院的清淑之气吸引。据云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小凯介绍,如今鞍山书院可是丽水市十大休闲山庄、五星级农家乐。“餐饮是鞍山书院的一大特色,许多游客到鞍山书院点名要尝这里著名的宴席‘状元宴’ 。 ”吴小凯介绍,仅鞍山书院农家乐一项,每年营业额都在500万元以上。
“状元文化”在长濂独具特色。吴小凯告诉记者, 400年前,青年杨守勤远游至长濂村,见景色旖旎,闻鞍山书院书声朗朗,便决心在这里一边备考一边讲学。静心苦读2年后,杨守勤高中状元。长濂村民闻讯不胜欣喜,挨家挨户张灯结彩庆祝。此后,杨守勤留京任职,仍与长濂乡亲保持联系。于是,也便有了“千年长濂,状元之乡”的美誉。
而“状元宴”只是长濂村依托“状元文化”特色发展的一小项。今年国庆长假,长濂村举办了首届状元文化旅游节,推出包括游状元村、沐状元礼、赏状元茶、饮状元酒、品状元宴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吸引了游客3万多人次。“状元文化节当天,身着古代装束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从鞍山书院出发,穿越古建筑群,游历祠堂街,来到郑氏宗祠祭祖,迎亲……一路上,游客们紧紧相随,都在用手机、相机摄影录像。 ”吴小凯绘声绘色地介绍着当日的场景。
“书香遗韵,风水长濂” 。经过10多年发展,长濂乡村旅游成绩喜人。仅2016年,长濂村民人均收入1.6万元,村集体收入达300万元,旅游综合营业额达900余万元。长濂村真正成为了当地群众的幸福乐土。而长濂的发展范本,只是遂昌县践行乡村振兴的一个小小缩影。
向文化要美丽
“美丽乡村”之于“美丽中国” ,犹如星辰闪耀苍穹。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登记的文物建筑中,遂昌县有1064处,古村落有20多个,各具特色。而像长濂村这样的“美丽乡村” ,遂昌比比皆是,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遂昌人格外用心。
焦滩乡的独山村古村落位于遂昌西南。走进独山村,黄泥房、青石板路映入眼帘,正值傍晚,家家户户屋顶上已是炊烟袅袅。叶氏宗祠、葆守祠、正统古井、隆庆古井、隆庆石牌坊、明代寨墙……在独山村,好像饱览一段明清史。“活脱脱一幅泼墨山水画,太美了! ”一位游客惊叹。
独山村于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独栋的古民居并不稀奇,但像独山村这样成片规模的实属罕见。独山村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考虑重新开发利用独山村时,为了不破坏村子的整体面貌,政府特地在老村之外划了一块空地,供村民建新房,既满足了村民实际需求,又让这些老屋在往来人流中焕发生机。
村口停车场上,记者发现了整齐排列的房车充电桩。据焦滩乡政府工作人员蓝巧芳介绍,一些游客多次提出希望能自驾房车来游玩,为了顺应要求,焦滩乡政府联合浙江省内一家房车旅游开发公司,建成了专供房车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桩建成这两三个月以来,已经来了好几批自驾房车的游客,都夸我们这里好。 ”蓝巧芳说。
记者看到独山村的青石板路上,一些游客正骑着自行车游览村庄。“游客可以在公共自行车租赁区域租借骑行,去年的浙江省青少年自行车赛的举办地也在我们独山村。现在,我们这里越来越生机盎然! ”蓝巧芳说。
独山村仅是遂昌古村落保护的成功样本之一,而在传承复兴传统文化上,遂昌更是有底气、有动力。
遂昌的非遗项目中,一个“昆曲十番” ,一个“班春劝农” ,都在石练镇的淤溪村,先后于2008年、 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淤溪村也是全国唯一拥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行政村。当记者走进淤溪村,村口800年树龄的几棵樟树郁郁葱葱,在村口的礼堂, 10位村民正在用二胡、月琴、箫、九云锣、鼓板等乐器演奏着清丽悠扬的十番古乐。毛巧萍是十番乐队最年轻的队员之一,她告诉记者,以前闲来无事总是看电视,现在学会了十番表演后,生活变得充实又有趣。
除了十番表演,淤溪村的特色文化活动“班春劝农”带着人们“穿越时空” 。据淤溪村文化员黄丽娟介绍,“班春劝农”典礼根据《牡丹亭》相关场景记载及相关史志复原。明代汤显祖任遂昌知县期间,勤政惠民,春耕时节都要率衙役带着花酒和春鞭,举行“班春劝农”仪式,奖励农桑,劝农人勤作农事。从那时起,“班春劝农”成为每年春天县衙鼓励农人春耕生产的一项重要活动。
在淤溪村,把乡野拾遗的农耕场景搬上舞台,也成了游客注目的焦点。“ ‘班春劝农’那天,广场上旗幡招展,鼓乐震天;祭坛正中立着神农像,代表各乡里的方阵一一就位,祭春、鞭春、开春三部曲循序展开。礼仪开始后,身穿明代服饰的迎春队伍高擎‘班春劝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旗帜。主祭、司仪和春牛、供品在鼓乐、旗幡簇拥下,在舞蹈、茶灯、花酒等礼仪方阵的伴随中入场……”
黄丽娟说,“班春劝农”很受大家喜欢,许多游客都想体验一把,当一回“遂昌县令” ,劝农乡间,或者穿蓑戴笠,当一回“农夫” ,体味农耕乐趣。
农耕文化复兴激活乡村。据记者了解,在淤溪村492户村民中,有500余人加入传承“国家级非遗”行列, 27位村民能熟练演奏十番乐器,近500人能表演“班春劝农” ,基本实现了户户参与。
淤溪村的乡土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大门”已经开启,而在蔡源乡蔡和村,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脸谱艺术正将蔡和文化娓娓道来。
蔡和村是一个戏曲之乡,早在明嘉靖期间,就有了以蔡和命名的戏班,能唱108本戏。为了不让蔡和脸谱失传,从2008年开始,蔡源乡中心小学开设了脸谱艺术传承课程, 2016年还专门腾出一间教室做成脸谱活动室,请来村里老一辈传承人郑存品做辅导老师。
当记者来到脸谱活动室时,郑存品老人正带着学生绘制脸谱。他说,从去年年底开始,他就忙着将脑海里的蔡和脸谱用纸笔记录保存下来。“现在不少孩子基本掌握了蔡和脸谱的描绘方法。虽然他们创作的脸谱还略显稚嫩,但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蔡和文化传承的美好前景。 ”郑存品说。
郑存品介绍,今年5月,蔡和村迎来美国西华盛顿大学学生一行赴当地开展游学交流活动。蔡源乡老艺人现场向这些海外友人传授“蔡和脸谱”技艺,这些学生对蔡和文化也颇感兴趣,绘制得有模有样。“现在从世界各地来蔡和村进行文化交流的朋友越来越多,村经济发展得也越来越快。 ”村干部告诉记者。
除了蔡和脸谱所代表的遂昌灿烂文化,近年,遂昌在兴建文化礼堂上也付出了诸多气力。文化礼堂用以清晰各村的文化脉络,形成各自特色的文化礼堂品牌,并以此延续乡村文脉。
走进遂昌县三仁畲族乡坑口民族村,除了竹海茶林、畲族古迹、游客盈门的畲族风情农场,位于村口的文化礼堂显得更为醒目。记者看到坑口村文化礼堂门前雕刻着凤凰和麒麟,多位村民正在礼堂内互相谈天。
据坑口村党支部书记蓝法松介绍,村上先后投资150多万元修建了畲族文化休闲公园和文化礼堂,坑口村文化礼堂占地3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0余人。“三仁是全县唯一的畲族乡,我们坑口又是民族村,村里的文化礼堂不仅要成为一个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更要成为一个展示畲乡文化的平台。 ”蓝法松说,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坑口村文化礼堂从设计到建成,无一不体现出浓浓的“畲味” ,从民族图腾到门窗图案,从传统装饰到农家用具,都展现着畲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记者看到礼堂内两侧绘满了畲族婚嫁、狩猎、农耕等展示畲族习俗的壁画;礼堂中央的舞台设备、音响、椅子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蓝法松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平时村民有事没事都喜欢来礼堂坐坐。过去大家爱守在家里看电视,现在文化礼堂成了村民联络沟通的美好桥梁。
乡村振兴是个大战略,不仅长濂村、独山村、淤溪村、蔡和村、坑口村……390个行政村,遂昌全力为之,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近年来,遂昌基于本地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基础,在浙江省乃至国内较早提出并践行“全县就是一个大景区”理念,并把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发展方式、一种工作方法、一种引领导向。仅2016年,遂昌就接待游客1603.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5.67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徐州调研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蒂而生、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遂昌乡村,在走向新时代的大道上,越来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