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协在京举办《民艺》杂志创刊座谈会,与会专家呼吁——
回应田野经验,续写中国民艺学术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这是乡村振兴的中国方案,指导我们守护中华民族的乡村文明之根。关于乡村文明建设,中国民协几代人都在倡导,在践行,在研究,从《民艺》的创刊号开始,这一主题也应贯穿始终,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研究平台。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民艺传统,致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求解民艺现实,不断开拓民艺未来,切实履行好时代和文化赋予我们的使命。 ” 11月25日,在中国民协《民艺》杂志创刊座谈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说。
据介绍, 《民艺》杂志作为中国民协的会刊,将定位为专业学术刊物,通过民艺学术成果与工作经验交流,促进民间文艺繁荣发展,通过反映民艺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追踪学术前沿,展开焦点问题研究,推动建立中国民艺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此外,还将及时发布民艺保护动态与发展经验,密切配合中国文联与中国民协中心工作,介绍各省区市民协活动情况及工作成果,普及推广民艺的生活理念,推介民间艺人的从艺成果,同时拓展前沿媒介传播,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的民艺传承。
民间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工艺美术的基础,不论历史上的宫廷工艺还是士大夫工艺,其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基础,民间工艺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的艺术体现,是民族艺术活的传统。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冯骥才为《民艺》的创刊发来贺信,认为“面对新时代繁荣文艺的使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创办《民艺》 ,将为我国民艺的保护、传承、研究、创新与弘扬提供一个迫切需要的平台与窗口” 。
“农耕文明重要的体现,一是农业生产,一是手工业生产,这两者是结构性的存在,没有手工业,没有手工艺术,就没有完整的农耕文明,乡村振兴一定是包括了手工文明的配套振兴。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向云驹认为,在整个非遗保护领域,手工艺类非遗体量最大,也最活跃,跟生活最为贴近,急需专门的学术支撑和学术平台,把实践性的工作和学术性的工作对接,与民文、民俗三足而立,形成完整的学术阵地。
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我国手工造物的历史源远流长,其独到的造物哲学和审美观念在《考工记》 《髹饰录》 《长物志》等著作里系统记录下来, 19世纪以来,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发生的工艺运动至今还在产生影响。
《民艺》杂志执行主编孙建君表示, 《民艺》由民间工艺的民和艺两个字组成,它与人民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多数直接用来美化自身、美化环境,满足了精神物质上劳动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 《民艺》的办刊宗旨之一就是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民的审美追求,加强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为传承、积累、保护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出贡献。
近百年来,我国民间文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五四”启蒙发现了民艺的内在精神价值,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民艺的民族性与普及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又发展了民艺的生产效力以支持国民经济建设……新世纪伊始,在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转型最为剧烈的时期,中国民协发起实施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民间绘画、剪纸镂刻、印染织绣、民间雕塑、民间服饰、民间髹漆、民间扎彩等民间工艺领域积累了大量调查成果。
“作为民间文艺工作的‘国家队’ ,我们要积极回应田野的经验,通过中国民协和各地民协,协会和高校及其他学术机构,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互通互联、共同支撑,深化学术研究,续写我国民艺学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说。
宋兆麟、廖开明、李丽娜、李豫闽等来自国家博物馆、中央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美院等相关机构的民艺研究专家以及各省区市民协负责人等也参加本次座谈会。他们认为,乡村振兴涉及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等,民艺是重要的载体和纽带,“振兴传统工艺”也写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民艺》杂志要积极响应新时代的文化精神,践行新时代的文艺使命,发扬中国民艺研究的学术传统和学术精神,致力于建立中国民艺学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
据了解,经过一段时期试刊, 《民艺》将于2018年1月正式面世,这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民间美术和民间工艺领域的学术期刊。《民艺》前身为《缤纷》杂志,可追溯到1988年7月创刊的《民俗画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