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铜铃的声音真是好听,可以写进我们的作品里了。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敖特尔大营里,中国交响乐团青年作曲家杨帆摇着蒙古式的铜铃,铜铃发出了动听的声音,让在场的音乐家们不禁驻足静听。近日,中国交响乐团与阿拉善盟行署在敖特尔大营举办了中国交响乐阿拉善创作实践基地挂牌仪式,阿拉善正式成为中国交响乐团的创作实践基地。
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告诉记者,在阿拉善建立创作基地,是“草原交响”设想的具体实践,“我们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的音乐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既创造出好的交响乐作品,也让阿拉善插上交响乐的翅膀,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
在内蒙古广袤的草原上,流转着大自然寄托在鸟雀、流水甚至风雨上的声音,也流传着关于祖先、草原和大漠的种种传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都化成了音乐,在草原人民口中延续着自然和历史的魔力。
如今,中国交响乐团的作曲家们也为草原音乐的魔力深深吸引,在敖特尔大营,来自阿拉善的民间艺人们演奏了陶布秀尔、马头琴等特色乐器,也表演了呼麦、阿拉善长调民歌等蒙古族味道十足的音乐形式,引起了现场阵阵喝彩。青年作曲家黄凯然告诉记者,这其中有一个节目,音乐中有《诺恩吉亚》的素材。 《诺恩吉亚》是传统的蒙古族民歌,曾给学生时代的黄凯然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的旋律特别美,那时听得特感动。而今天在表演中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内心无比震撼。 ”
“阿拉善创作实践基地是我们继在西南和东南地区成立创作基地之后,准备深入挖掘的第三个区域。 ”关峡告诉记者,选择阿拉善作为北部地区的创作实践基地,主要是因为阿拉善音乐不同于传统的蒙古族音乐,有它自己的特色,因为历史方面的原因,阿拉善不只有草原文化,还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可挖掘的音乐资源特别丰富。
对中国交响乐团来说,在阿拉善建立创作实践基地只是第一步,挖掘和吸收阿拉善的音乐资源才是更重要的。在创作实践基地挂牌活动之后,中国交响乐团的作曲家们,在色·恩克巴雅尔、额尔定图等阿拉善当地音乐家的陪同下,进行了采风活动。未来除了进行更深入的采风创作,中国交响乐团还将聘请文学顾问和音乐顾问,助力交响乐创作。
“阿拉善的每一个声音、每一处景象都可能是创作素材,也可以化为音乐。 ”杨帆告诉记者,他将在采风活动过去一段时间之后,用自己沉淀好的感情来描述阿拉善对自己的触动。
“对一个地方音乐资源的挖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过程。 ”关峡表示,音乐的民间传承是一种状态,民间音乐的交响乐改造是另一种状态,“交响乐是国际语言,对民间音乐资源进行交响乐式的系统包装和推广,会更有利于地方的音乐走向世界” 。
据悉,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于2014年成立交响乐原创中心,至今共在重庆、云南、福建等地举行了十余次创作采风,在我国建立了六个创作基地,演出了五场汇报音乐会,逐步建立起了中国交响乐创作的全面系统化长效机制。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