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曲艺展演:
以新的创作延续传统曲艺血脉
作者:本报实习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只有接地气的曲艺创作才会被大众喜欢,某种程度上,老百姓是最有话语权的。而这次展演的曲目很多都是以小见大的,很生动,也很细腻。我们的曲艺创作和表演队伍在不断壮大。 ”相声表演艺术家奇志在观看了中部六省曲艺展演后说道。9月4日至6日,由中国曲协、安徽省文联主办,安徽省曲协、蒙城县县委、蒙城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中部六省曲艺展演活动在安徽蒙城举办。3天时间里,来自安徽、河南、山西、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六省的160余位演员,演出了24个曲艺节目,涵盖河南坠子、长沙弹词、太和清音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

  来自湖北宜都的民间曲艺演员彭世荣是宜都楠管的第五代传承人,他的原创节目《守望》聚焦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群体。“我老母亲今年83岁了,也算‘空巢老人’ 。 ”彭世荣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到各地演出,有一次他回家看到正在喂猪的母亲对着猪自言自语,这一景象让彭世荣感到自责,他怀着对母亲的歉意创作了《守望》 。而武汉说唱团曲艺演员徐宁创作的湖北大鼓《讲孝心》的灵感则来源于网络, 《讲孝心》表现的是一个“视钱如命,六亲不认”的守财奴为家人上坟时把真钱当纸钱烧的故事。徐宁告诉记者,他在农村生活时也听说过类似的事儿,在网上看到这个段子后,觉得既有真实感,又有可塑性,就结合湖北大鼓的形式创作了这个节目。奇志对这两个节目称赞有加,“这两个节目契合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演员的创作也是它们成功的关键,演员个人的才华和技能在节目中得以充分发挥” 。

  不只是《守望》和《讲孝心》 ,参加本次展演的很多节目,都因为成功地将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和传统曲艺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受到现场观众和点评专家的认可。“对于广大观众来说,他们愿意接受的曲艺形式,必然是能跟我们时代接轨的形式。 ”奇志认为,尽管传统的民间曲艺形式有它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时代的变化必然会使我们的审美更有现代性。“比如说,过去民间艺人的表演嗓音发声多是不科学的,而现在,往往是经过训练之后的发声更易被观众接受。 ”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曲艺展演的24个节目中,有3个节目是由山西曲艺创作家暴玉喜创作的。暴玉喜告诉记者,这3个节目中,纪念红军长征的曲目《十七棵松》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瑞金华屋的“17棵松” ; 《小米县长》是根据“小米县长”张志鹏的真人真事创作; 《端午节》则是来源于他一直以来对传统民风民俗的关注。“一直以来,传统民间曲艺滋润着一方百姓。 ”暴玉喜认为,我们既要保留那些优秀的曲艺形式,塑造我们的历史记忆,又要有为当代创作优秀作品的想法。“以传统曲艺的形式进行创作,有助于形成了一个连接历史和未来的链条,非常有价值。而我们的创作一定要注重老百姓身边的事情,要脚踩大地,要有身融乡土、心思乡愁、饱含乡情、溢满乡味的情怀。 ”

  曲艺创作座谈会是本次展演活动的一大亮点,由闫淑平、李慧桥、李菁等艺术家作为点评专家,对参加本次展演的曲艺节目进行点评,而参加本次展演的创作者和演员,也交流了自己的创作和表演心得。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黄群表示,这样的活动设置,是中国曲协积极转变思路,拓宽手段,探索出以评代讲的形式,通过专家的点评,帮助演员提高技艺,帮助创作者打磨作品。对于中部六省曲艺展演活动对原创曲目的推广所起到的作用,大家也纷纷表示肯定。鄱阳大鼓表演者李小英说:“类似的展演活动既可以帮助鄱阳大鼓这种曲艺形式走出江西,又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我们自己创作的节目。 ”而彭世荣认为,很多像宜都楠管这样有价值的传统曲艺形式,都是民间艺人在坚持着创作与创新,这样的展演活动“能增添民间艺人的信心,有利于传统民间曲艺的实践者更好地去创作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