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咏叹与起舞”引发共鸣与感动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竹琳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
<p><font face="楷体,楷体_GB2312">  中芭版约翰·诺伊梅尔芭蕾作品《春与秋》《大地之歌》首演——</font></p>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tyle="font-size: 12pt">“大地的咏叹与起舞”引发共鸣与感动</font></strong></p>
<p align="center"><img width="450" height="169"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uploadpic="W020170518591084353116.jpg"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2/201705/W020170518591084353116.jpg" OLDSRC="W020170518591084353116.jpg" /></p>
<p><font color="#0000ff">&nbsp;&nbsp;&nbsp; 约翰·诺伊梅尔携芭蕾力作《春与秋》《大地之歌》与中国观众见面&nbsp; 时任&nbsp; 摄</font></p>
<p>  世界著名芭蕾编导、德国汉堡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和总编导约翰·诺伊梅尔的两部力作—— 《春与秋》和《大地之歌》 5月12日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在一场晚会中能够欣赏到诺伊梅尔的这两部作品,迄今为止颇为难得。中芭团长冯英为这场晚会题名“大地的咏叹与起舞” ,庄严肃穆又令人展开无穷的遐想。</p>
<p><strong>  起落浮沉,玄妙哲思 </strong></p>
<p>  借用英国诗人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的一首诗,诺伊梅尔为自己根据德沃夏克唯一的专为弦乐创作的小夜曲编的作品命名为《春与秋》 。这是一部现代感十足的芭蕾作品,从开头处的男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到女独舞和男、女群舞的加入,活泼欢快的气息扑面而来,结尾则是一男一女之间阴阳能量的和谐均衡、恣意流淌的状态。观众们不难领会,这里的“春”不仅仅指春天,也含有“迸发”之意;“秋”也不仅指秋天,还有“落下”的意思。例如,诺伊梅尔依照音乐节奏的快慢交替,将迸发表现为所有力量凝聚起来,向上跃起,而落下则为力量松弛下来,回归地面。春的勃兴,秋的厚重,正是在舞者起落缓急的动作变换中,展现出大自然与世间万物那蓬勃不息的生命力。</p>
<p>  《春与秋》由中芭首席主演王启敏主演,中芭音乐总监、首席指挥张艺执棒。自由舒展的肢体,仿佛传递和弥散着源源不断的生机与能量。整个舞台安宁祥和,几抹写意的如飞溅的浪花般的绿色在明暗、冷暖色调的背景变换下,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大调弦乐小夜曲》清新明快的旋律从中芭交响乐团演奏家们的琴弦上汩汩流淌而出。德沃夏克的这首小夜曲是正值青春昂扬的作曲家创作的自然抒情又优美典雅的作品,也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德沃夏克质朴和温暖的风格。 《春与秋》的舞蹈渗透着诺伊梅尔对音乐的深刻洞察力和丰富情感,悠远绵长。</p>
<p><strong>  唐诗、交响与芭蕾的邂逅 </strong></p>
<p>  走过春华秋实的缤纷,又迎来了唐诗、交响乐和芭蕾——8世纪的中国诗人、 20世纪初的德国作曲家、新世纪的芭蕾大师——在一部作品里穿越时空的聚首,并敞开心扉用艺术独有的语言形式交流倾诉。在《大地之歌》中,诺伊梅尔让观众尽情体会到这种酣畅淋漓之感。</p>
<p>  《大地之歌》由中芭主要演员曹舒慈、孙瑞辰和马晓东担任主演。从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卡洛斯·菲达尔戈洪亮浑厚的嗓音唱出第一句“金樽之中美酒荡漾,且慢饮,请听我为你吟唱”的歌词起,观众就沉浸在这诗与台上舞者肆意挥洒又有着无法言说的严整古典韵律的演绎中;活跃在当今欧洲主流歌剧舞台上的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演唱的第二乐章那如泣如诉的情绪将观众笼罩,舞者们将接下来的诗篇中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迟暮之人对明丽青春的回望,挚友别离之际的怅惘伤怀一一予以呈现;男独舞和女独舞的个性彰显,双人舞古典与现代气息相容,群舞有如宗教仪式般的阵容和气势。乐池中张艺指挥下的中芭交响乐团,伴着两位歌唱家动听的歌喉,将马勒的这部深邃幽微的交响套曲用足尖演绎得摄人心魄。</p>
<p>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观众首次见面的这一版《大地之歌》 ,是诺伊梅尔根据中芭演员的特点,为中芭量身定做的“中国版” 《大地之歌》 ,舞者用柔中带刚的肢体,书写那令人陶醉的诗句。不只是舞蹈动作,从舞美、灯光到服装的设计,都被用心地注入了中国元素。线条简洁的舞台布景以高悬的镜面,金、银两色分别象征日月的双面圆环,青草茂盛的长方形斜坡及金色的墙壁这些几何形状的差异和对比,构成别具一格的视觉空间,纵深感十足。演员自然清透的大地色系的服饰和妆容,也都完美地契合了作品的氛围。</p>
<p>  根据马勒的音乐编创出了10多部芭蕾作品的诺伊梅尔凭借丰厚的编导经验与人生阅历,在年近八旬时终于问鼎他所敬畏和钟爱一生的马勒的《大地之歌》 。诺伊梅尔的《大地之歌》是一部依循复杂多变的音乐结构编排舞蹈情节的“交响芭蕾” ,从整部作品来看,诺伊梅尔准确地把握了作曲家自然而然地渗入到主题和旋律中的情感和诉求,两位艺术家心通一气,马勒跌宕起伏的曲调,时而激越,时而悠扬,灵活变换,同样为诺伊梅尔展开了一个全新的、异常开阔的发挥空间,尽兴地用肢体与作曲家唱和。 《大地之歌》是马勒根据自己所读到的诗仙李白的《悲歌行》等脍炙人口的中国唐诗的德语译文所获灵感,谱成了6个乐章的《大地之歌》 ,并将歌唱与演奏相结合,而芭蕾的加入又使这幅具象抽象兼而有之的画卷更加绚丽多彩。结尾处舞者或直立或屈身的缓慢行进的场景颇为壮观,仿佛预示着不可遏抑的生命在顽强地延续,令人回味无穷。</p>
<p><strong>  海纳百川,咏怀大地 </strong></p>
<p>  诺伊梅尔在谈及中芭版《大地之歌》的创作时说:“美好而又神秘的8世纪中国唐诗曾给作曲家马勒带来创作的灵感,在为巴黎歌剧院编创芭蕾《大地之歌》的过程中,这些诗歌也不断地唤起我对中国的记忆。因此,当冯英团长提出想要把《大地之歌》纳入中芭保留剧目库时,我欣然同意了。对我而言,尤其有意义的是,这部新作品让我以舞蹈艺术的形式,把那些伟大的文学珍宝带回了它们的发源地。 ”诺伊梅尔作品中蕴含的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带给中芭艺术家全新的视野和启迪。冯英也特别谈到,“这两部作品像诗歌一样有一个主题,却不像小说有详细的故事情节,这一点是有别于古典芭蕾的,不仅会引发观众内心的强烈共鸣与感动,让大家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且带领大家在思维的层面展开无尽的畅想,从而获得互动感与参与感。 ”</p>
<p>  首演舞台上意境独特的演出,也获得了各界好评。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表示,“诺伊梅尔在芭蕾舞台上,并没有用传统的外在景别去诠释音乐内涵中大自然的溪流、森林、清风等,而是用舞者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生命的真实感觉。这种对生命的感觉,我认为传递得非常准确,非常美!与诺伊梅尔合作上演这样一部作品,是中芭迈出的很重要的一步。在我的印象中,中国芭蕾习惯于用故事、情节去传递情感,但诺伊梅尔这两部作品却是用意象来表达,但依然贴近人性,贴近对生命的体验。这一点对中芭来讲,是全新的尝试。 ”著名音乐评论家刘雪枫兴奋地说:“诺伊梅尔和马勒都是我从年轻时代就非常喜爱的艺术家。能够在国内看到这样的演出,实属机会难得。这两部现代芭蕾作品,突破了古典芭蕾的许多界限,体现了编导在创作上的探索与追求。今天的演出从舞蹈、音乐和演唱各个方面来说,都是非常完美的,我相信假以时日,中芭一定会将其演绎得更加行云流水。 ”</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