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剧最为动人的力量是“现实”
栏目:第一评论
作者:龙其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事件】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连日来呈持续爆屏趋势,口碑反响热烈

  【观点】电视剧制作要多挖掘现实主义精品,切入民众精神深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借用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这句诗来描述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爆红是再合适不过的。自从这部电视剧在湖南卫视首播以来,似乎一夜之间大家都在讨论“瑞金书记”“达康书记”“玉良书记”“侯局长”“祁厅长” ,以及那重重悬疑背后的人物关系。有人戏谑地说,闲聊不谈谈《人民的名义》 ,感觉与这个时代已经脱节了。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夜爆红原因有很多,偶像演员主演、实力派演员阵容、曲折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相关方面的宣传,应该说都为这部电视剧的走红积蓄了力量,但笔者以为,真正吸引全社会聚焦于这部反腐题材电视剧的恐怕还是人们已经有些生疏了的现实主义力量。中国文艺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的核心又是反映真实的生活。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首播伊始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与其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息息相关。无论是开始时被搜查的“小官巨贪”赵德汉家中堆积如山的现金、大风厂工人为抵制强拆而殊死抗争的场面,还是对于汉东省政法委书记高玉良、公安厅长祁同伟官商勾结、寻租权力、包庇罪犯等行为的表现,都因贴近现实生活、再现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给观众以极强的震撼。

  笔者以为,尽管现实主义文艺在中国当代曾经历浮沉,但现实主义文艺的理念一直深入人心难以磨灭。在价值逐渐多元、文艺追新逐异的当下,现实主义文艺似乎慢慢被玄幻、穿越、宫斗等题材的作品所取代,哈日、哈韩的青年群体也在侵蚀着它的领地,但现实主义文艺从来没有真正远离中国民众的生活。 《人民的名义》最为动人的力量,就在于它毫不避讳中国民众普遍感知和关注到的腐败问题,并对腐败问题的严重程度、腐败现象的广泛性、腐败团体的隐秘性进行了聚焦,曝光了一些虽有传闻却少有披露的潜规则的存在,这些大胆直接的表现足以震撼每一个关注中国发展与命运的国人。可以说,当一部电视剧真正切入了民众的精神深处,击中了长期盘旋在民众心中的忧虑,那么引发民众的热烈欢迎与如潮好评便是意料中的事情。

  在《人民的名义》一夜爆红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着的文艺界的尴尬现实。新世纪以来收视率较高的一些电视剧,要么是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如《大秦帝国》 《武媚娘传奇》等,或者是家庭婚恋题材的作品,如《奋斗》 《双面胶》 《金婚》等,或者是恶搞、悬疑、谍战系列的作品,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盗墓笔记》 《潜伏》 《黎明之前》等,而缺乏更有批判锋芒与全民参与讨论的现实主义文艺精品。这当然不是说这些作品都不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没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真实面,而是指许多文艺作品缺乏对于社会责任感、民族前途等宏大命题的关注,一些影视剧虽有现实的指向,却不敢也不愿直面现实,只能选择借古喻今,在安全的对岸上演一幕幕历史剧;另一些影视剧则停留在爱情、婚姻与日常生活等家长里短的琐事上,虽然这类剧作也很真实,但格局毕竟过于狭小,小我的定位必然造成它们与这个时代重大问题的比较疏离;还有一些影视剧则干脆停留在言情、猎奇、玄幻的表层,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放弃了与现实的对话,以感官的炫目让渡了思考的可能性。这些文艺作品拒绝或者放弃与现实的直接对话,固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它们普遍缺少直面现实生活的痛感,不具备对于社会、人生鲜活而冷峻的观察,匮乏在重大社会问题和错综复杂生活现象前进行宏观把握的思考力,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夜爆红让人欣慰,现实主义文艺虽然不常常成为焦点,却始终不曾远离,一些作家、编剧、导演、制片人在兼顾市场份额的前提下表现出了相当的担当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但应该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何恰恰是这部电视剧实现了社会效益、观众口碑与经济收益的三赢。 《人民的名义》的火爆,凸显的是我们文艺创作与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偏差,恰恰是更多影视剧面对现实的失声成就了这部现实主义力作,但仅仅一部《人民的名义》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