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之歌,锡伯族人唱不尽的歌
栏目:大美新疆六十年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6月4日(农历四月十八日) ,带着对故土的浓浓思念,一位耄耋老人在60多名锡伯族同胞的陪伴下,从新疆回到沈阳,参加锡伯族家庙的祭祖仪式——以此纪念锡伯族西迁251周年;在几千里之外,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纳旦木卡伦遗址,正在进行着隆重的祭拜卡伦仪式,这是当地锡伯族同胞纪念他们的先祖从东北“西迁”到新疆伊犁屯垦戍边251周年。

  锡伯族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据考证,是鲜卑人的后裔。乾隆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764年),清政府为了固守西北边防,由盛京(今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及眷属3000多人,跋山涉水,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抵达伊犁,肩负起屯垦戍边、保家卫国的使命,史称“西迁” 。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准备西迁新疆的锡伯族官兵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同饮离别酒,共叙离别情。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非遗传承人佟李梅演唱的《西迁之歌》 。这首歌是锡伯族民间诗人管兴才根据生活在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后人流传的民间长诗整理而成,共有127组,每组4行。它以细腻的笔墨,生动描绘了锡伯族西迁以及移驻伊犁以后将近二百年的历史画卷。

  今年73岁的锡伯语翻译专家、察布查尔县一中退休语文教师孔淑瑞,为我们朗诵了《西迁之歌》中的祖籍歌,诗中描写的送别情景尤为感人至深:“清朝皇帝有圣旨,传谕沈阳的锡伯人,抽调官兵三千人,驻防伊犁到边陲。骁勇善战的锡伯人,前来家庙共相聚,父母双亲来送行,愁肠寸断哭声悲。 ”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西迁队伍一路向西行进,前方等待他们的是茫茫草原、荒漠,是无数座雪山,无数条河流,是数不清的风霜雨雪,艰难险阻,但他们却坚持完成了一个民族的伟大长征。

  锡伯族的西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锡伯族虽两地分离,却百年思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北老家的锡伯族虽然丢掉了语言文字,却守护着故乡,保存着家谱;而西迁到新疆的锡伯族虽远离故乡,却较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

  采访中,记者还听到了非遗传承人演说的朱伦呼兰比《三十四勇士片段》以及民间艺人演唱的《摇篮曲》 。朱伦呼兰比是新疆锡伯族乡村社会自发形成的群体性听书活动,在清末民初最为活跃。“朱伦呼兰比”是指用一定的音调和锡伯语(或者满语)念说和吟唱长篇小说。自东北西迁伊犁时,锡伯人就携带了不少朱伦抄本,并将这种艺术传承下来。 《摇篮曲》的古老曲调也来自遥远的故乡,年轻的母亲唱给新生的婴儿,将埋在心底的乡音乡情和民族的灵魂传承给下一代。

  更重要的是,锡伯族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不仅为研究锡伯族历史,也为研究清代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 ,清政府将锡伯族由科尔沁蒙古旗改编入满洲八旗,此后,锡伯族大多使用满语和满文。岁月流逝,当满语和满文面临消亡时,西迁的锡伯族却让这种语言和文字获得了新生。在锡伯语翻译专家孔淑瑞看来,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时俱进,“我们现在用的锡伯文是跟着时代发展的脉络发展变化的。我们现在把汉语的东西翻译成锡伯文,把锡伯文的东西翻译成汉语,这个语法规律呀什么的都非常融洽,都能如实地翻译出来。 ”

  历史已经远去,但西迁的记忆不会被磨灭。年复一年,无论身在何处,锡伯族同胞都会在农历的四月十八日这一天,庆祝西迁节。他们唱着古老的民歌,跳起欢快的贝伦舞,同饮一壶酒,共叙民族情。西迁,是一首唱不尽的歌,它永远在锡伯人心中吟唱!

(郭兴波 周彬 董高颉 崔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