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份中国城市阅读指数研究报告日前在广州南国书香节发布。报告显示,在互联网环境下,阅读生态发生深刻变化:手机成为网民阅读的第一途径;“浅阅读”取代“深阅读”趋势明显。那么,现代的阅读该走向何方呢?
由于阅读方便,成本低,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阅读的轻便途径。当下,只要拥有移动设备,人们随时都可以进行阅读,只是无论从内容、时间还是载体、进程来说,都是碎片化阅读,阅读成了一种娱乐的方式而不是思考的方式,很难进行严格的逻辑推延,并且不是以阅读传统书籍的形态演进,更像是打发无聊时间的无意识行为。
丧失了“深阅读”功能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拒绝“深阅读”的个体是可悲的。明代学者李贽的《读书乐》说:“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 ”阅读是灵魂的洗礼、精神的观照。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深阅读” 。与此相反,“浅阅读”基本上表现为芜杂信息的获取和走马观花的浏览,对读者来说,完全是被动进行的,更是缺乏思考或者说无须思考、反对思考的过程。正是“心”和“脑”的缺席,让“浅阅读”的弊病一览无余。美国科技作家卡尔说:“我们牺牲了深入阅读的功能,变成只是信息的解码者,形成丰富的精神连接的能力被搁置。 ”尽管数字阅读有着惊人的上升,但功利性阅读与日俱增,甚至造成公众欣赏、思考能力的下降。
从辩证的角度看,浅和深相对而言,没有浅,就没有深,二者并非完全对立。志趣有差别,术业有专攻,“深阅读”并非普遍的必要,“浅阅读”却有可能提供广阔的视野,普及知识、培养读者甚至在某个契机之下激活人的志业追求。如果能创造条件,让“浅阅读”成为“深阅读”的铺垫和补充,化“浅”和“深”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由“浅”入“深” ,或许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即便在在线阅读、电子购书越发流行之际,依然有很多人因阅读了又不满足于散漫的、碎片化的信息,走进实体书店、图书馆,选择了“深阅读” 。一些出版社根据阅读的不同层次需求,从口袋书到普及版、经典版,出版不同的阅读版本,正是这个道理。或许,我们很难苛求人人都能实现由“浅”入“深” ,但只要阅读成为广泛、普遍且越来越方便的行为,从读者的基数和转化的概率上讲,就大可化忧虑为欣慰。需要警惕的,倒是“浅阅读”蔓延对“深阅读”的侵蚀乃至替代。
为什么说要警惕“浅阅读”蔓延对“深阅读”的侵蚀乃至替代呢?因为这里的“浅”基本不再向“深”转化,它是浮躁的、功利化的。因此,对时下社会来说,应重塑和建构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价值心态,弱化读书的功利目的,倡导读书丰富人生、提升思想的精神理念,让知识分子而非“知道分子”的追求成为阅读的指南针。同时,要打造负载经典内容的数字阅读,而非让虚假的心灵鸡汤、垃圾信息大行其道,为民众提供足够的、可供选择的精神食粮,为“深阅读”创造条件。
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在谈到当下的出版现状时说:“现在每年出的新书有一半不用读,好书太少了。 ”相当一部分图书粗制滥造,缺少符合民众“深阅读”需要的图书,也是某种现实。在忧虑民众“浅阅读”的同时,出版界是不是也应反思民众何以沉迷于“浅阅读”呢?跳出“浅”和“深”二元对立的逻辑,以“浅”达到宣传、普及和吸引之功效,以“深”突出“浅”所不能至的精彩、精深,渠脉相连,上下呼应,未尝不是推动健康出版、活跃现代阅读的好办法。由浅入深,化解“浅阅读”忧患。